教学设计
总复习
第1课时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页主题图及“万以上数的认识”,练习二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万以上的数,掌握改写万以上数的方法。
2.经历整理与复习本期所学知识的过程,初步学习一些整理数学知识的方法,养成自觉整理与复习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能正确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改写万以上的数。
2.能正确读写万以上的数,会改写万以上的数。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本册教科书的内容,从今天起我们将进行期末总复习。(板书课题。)
二、整理全册书的学习内容
1.回忆整理。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回忆本册的教学内容。
(2)这么多内容散乱无序,我们怎样才能比较清楚地了解本学期的知识点呢?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呢? (对知识进行整理。)
(3)想想我们学过哪些整理知识的方法?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商量,选择你们喜欢的、恰当的方法将本学期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我们比一比哪一组整理得既清晰又有特色。
2.汇报交流。
每一组选一名代表交流整理的结果和过程。交流的同时师生共同评价各组的整理情况。
3.总结。
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了整理,都清晰地反映了我们本学期的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都非常不错。接下来,我们先来复习“万以上数的认识”。
三、整理与复习万以上数的认识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说说什么叫计数单位、数位、数级、位数、十进制计数法。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复习万以上数的读、写法。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90060800 7000700070 50708000000
①读一读。请同学们读出下面各数。(先抽读,再全班齐读。)
②说一说。你是怎样读万以上数的呢? 在读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③议一议。7000700070从右边起第1个7在什么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 表示多少? 从右边起第2个7在什么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 表示多少? 从右边起第3个7在什么位上,计数单位是什么?表示多少? 这3个7表示的意思是一样的吗? 为什么?
(2)写出下面各数。
九千零六万零八百 三百六十万零九百零三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①写一写。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数,两名学生板演,再集体订正。
②说一说。你是怎样写万以上数的呢? 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复习万以上数的改写。
课件出示第101页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万以上的数我们是怎样改写的呢?
4.复习比较数的大小。
课件出示第101页第3题。
(1)先回忆一下万以上的数我们是怎样来比较大小的。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并抽学生说一说比较的过程。
强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先看数位是否相同,位数越多的那个数就越大;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起,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四、巩固应用(多媒体出示)
(一)填空。
1.10个一千是( ),( )个百万是一千万。
2.从个位起,第5位是( ),计数单位是( ),第9位是( ),计数单位是( ),第12位是( ),计数单位是( )。
3.1702030009是( )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
4.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 )。
5.一个数是由7个十万、6个万和3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作( )。
6.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7.1个百万是( )个十万,1个千万是( )个百万,( )个百万是一亿。
8.在4和6之间填上( )个0,这个数就变为四百万零六。
9.30300030最高位上的3表示( ),中间的3表示( ),最后的3表示( )。
10.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 )。
11.590000是由( )个( )和( )个( )组成。
12.最大的九位数是( ),最小的十位数是( )。
(二)判断。
1.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
2.4321>4320万。 ( )
3.9□000≈9万,□里最小填0。 ( )
4.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 )
5.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 ( )
(三)选择。
1.13500000元=( )。
A.135元 B.1350元 C.1350万 D.1350万元
2.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 )个零。
A.1 B.2 C.3 D.4
3.一个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八位数。
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亿
4.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 )。
A.207375 B.2070375 C.2073750
5.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 )。
A.19998 B.20003 C.21000
(四)在○里填上“>”“<”或“=”。
567765○576756 3560000○356万。
(五)按要求写数。
90000000000吨=( )亿吨 810000=( )万。
(六)求近似数。
74380≈( )万(四舍五入到万位)。
1309998572≈( )亿(四舍五入到亿位)。
(七)用4,3,7,9和3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写出最大的数; 2.写出最小的数;
3.写出1个0都不读的数; 4.写出只读出1个0的数。
五、全课总结
回忆一下,本节课复习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吗?
六、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四第1~4题。
教学设计
总复习
第2课时 数的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2页“数的运算”,练习二十四第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加深对加减法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及熟练程度。
2.养成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进行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计算,能运用运算定律正确熟练地进行简便计算。
2.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本学期学过的数的运算。
二、指导复习
(一)复习口算
1.直接说出得数。(课件出示)
2700÷30= 80÷60= 360÷40=
240÷60= 800÷40= 420÷60=
130×50= 20×380= 150×60=
18×300= 23×400= 700×13=
学生抢答,并说一说口算的过程及方法。
(二)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多媒体出示:第102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抽3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议一议: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的方法。通过计算你认为笔算三位数乘、除两位数应该注意些什么?
(三)复习加减法的关系
出示第102页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空,再引导学生说说原因:
26+( )=58 括号里填几,这是根据什么呢?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因数)
( )-120=300括号里填几,这是根据什么呢? (被减数=差+减数)
960-( )=520括号里填几,这是根据什么呢? (减数=被减数-差)
(四)复习运算定律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1.复习运算定律。
(1)说一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怎样表示?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里填适当的数。
369+258+147=369+(□+147)
(23+47)+56=23+(□+□)
654+(97+a)=(654+□)+□
132-48-54=132-(□+□)
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复习简便计算。
(1)用简便方法计算。
689+194 78+46+154 785-184-216
85+41+15+59 400÷25 2000÷125
624-297 451-202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然后让学生说一说都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五)复习计算器
多媒体出示第102页第7题。
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辅导。学生完成计算后,全班核对答案。
三、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四第5~9题。
四、全课总结
回忆一下本节课复习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吗?
教学设计
总复习
第3课时 问题解决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2页“问题解决”,练习二十四第10~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1.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今天,我们要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一起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复习数量关系式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数量关系式呢?
(1)引导学生回忆两个数量关系式,教师板书。
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时间=路程
总价÷单价=数量 路程÷时间=速度
总价÷数量=单价 路程÷速度=时间
(2)小结:应用上面的数量关系式可以解决许多生活实际问题。
三、指导练习
1.课件出示第102页第8题。
(1)理解题意。
先让学生读题,点名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
题中要求“这批电脑有多少台?”其实就是求什么? (工作总量)
要求工作总量需要知道哪两个数学信息? (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我们知道吗? (知道)是多少呢? (11天)那工作效率呢? (不知道)1天工作的有几位师傅? (3位)那我们就要先算出3位师傅1天可以调试多少台电脑,怎样列式呢? 算出了3位师傅1天可以调试多少台电脑,就是算出了工作效率,现在能不能算出工作总量了呢? (能)
(3)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抽两名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
(4)让学生简单说明解题思路。
2.课件出示第102页第9题。
(1)理解题意。
先让学生读题,点名学生说一说题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
(2)分析数量关系。
要求“1次运完要租多少辆客车?”需要知道哪两个数学信息?(1辆车可以坐多少人,一共有多少人。)这两个信息都是知道的吗?(不是,一共有675人是知道的,1辆车可以坐多少人不知道。)怎样算出1辆车可以坐多少人? (把135人平均分成3分就可以算出1辆车可以坐多少人了。)
(3)尝试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列式,抽两名学生板演,并集体订正。
(4)让学生简单说明解题思路。
三、巩固应用
完成练习二十四第10~13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并说出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十四第14~16题。
教学设计
总复习
第4课时 角,相交与平行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2~103页“角,相交与平行”,练习二十四第1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进一步认识平角、周角以及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之间的关系。
2.进一步认识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进一步认识各角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
量角器,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角、相交与平行的有关知识。
二、指导复习
1.复习线段、射线、直线。
(1)回忆一下,什么是线段、射线、直线?
(2)说一说,线段、射线、直线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①分小组交流。
②小组汇报。通过小组汇报,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相同点是:都是直的线。不同点是:线段有两个端点,长度是有限的;射线只有一个端点,长度是无限的;直线没有端点,长度是无限的;线段可以测量长度,直线和射线不能测量长度。
③想一想: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 (无数条)过两点可以画几条直线呢? (一条)
2.复习角。
(1)复习各种角之间的关系。
①什么叫角?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与什么没关系? 回忆一下你都认识了哪些角?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谁来说说什么叫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你能把它们按照大小排列顺序吗?
②直角、平角、周角各是多少度?
③1平角等于几直角,1周角等于几平角?
④指导学生完成第102页第10题和第103页第1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2)复习角的量法。
①说一说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②学生独立量出第103页第12题中两个角的度数。学生量出角的度数后,全班集体订正,并请一名学生说说是怎样量的?
③在量角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2)复习角的画法。
①说一说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②学生在练习本上用量角器分别画出65°和135°的角。学生画
出角后,同桌相互检查,并请一名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③在画角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3.复习平行与相交(垂直)。
(1)说一说:什么叫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什么叫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学生交流,进一步认识: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用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作垂足。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指导学生完成第103页第1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复习画垂线、平行线。
①先说一说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②过A 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
三、巩固应用
(1)练习二十四第18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对操作有误的学生及时纠正。
(2)画一个长5cm,宽3cm 的长方形。
(3)用量角器画角。
35°,65°,105°,120°。
(4)下面有4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 请画出来。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设计
总复习
第5课时 条形统计图与不确定现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3~104页“条形统计图与不确定现象”,练习二十四第19、2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找到数学信息,会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中的数学信息,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提出数学问题。
2.通过复习整理能够正确地判断出哪些是确定现象,哪些是不确定现象;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数学语言描述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
3.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
1.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找到数学信息,会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够正确地判断出哪些是确定现象,哪些是不确定现象。
2.会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能够正确地判断出哪些是确定现象,哪些是不确定现象。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调查本组中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中各个角色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不确定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这部分知识。
二、指导复习
(一)复习条形统计图
1.课件出示第103页第14题。
(1)请同学们拿出你们课前调查的数据。把数据填在教材第103页第14题的统计表中。小组内互相检查统计表填对了吗?
课件出示统计图:
①观察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 纵轴表示什么? 一格代表多少?
②你能根据统计表的信息完成条形统计图吗?
(3)学生完成条形统计图,教师及时指导。
(4)展示学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评价。
(5)指导学生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6)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自由提问题。
(二)复习不确定现象
1.说一说,在我们身边,哪些是确定现象? 哪些是不确定现象?
2.课件出示第107页第19题。
(1)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时分组指导。
(2)小组汇报交流。
(3)小结:要想摸出的一定是红球,盒子里就全部放红球;摸出的不可能是红球,盒子里就一个红球也不放;摸出的可能是红球,盒子里就要放红球。
三、巩固应用
1.课件出示第107页第20题。
(1)小组合作交流。
①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 纵轴表示什么? 一格代表多少?
②从统计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③回答题中的问题,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2)小组汇报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纠正。
2.课件出示第104页第15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再说一说原因。
3.在括号里填上“一定”“可能”“不可能”。
(1)明天( )会下雨。
(2)太阳( )从东方升起。
(3)西瓜( )长在树上。
(4)这次数学考试我( )是100分。
(5)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 )是四位数。
四、全课总结
本节课复习了什么? 还有什么疑惑吗?
教参精要
《第九章 总复习》教参精要
1.回顾全册知识内容,并对学习内容进行梳理。采用个体回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组织学生围绕本期学习了哪些知识进行回忆、梳理,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提炼、归纳,帮助学生形成对全册知识结构的整体印象。
2.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搞好学习内容的全面巩固。复习各板块内容时,不能平均用力,要以重点知识为核心,带动其他相关知识的复习。如万以上数的认识就要抓住计数单位、数位、数级等重要概念来带动数的读写、改写及数的大小比 较等知识的复习。
3.及时发现学生学习时存在的问题,查漏补缺。通过复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找出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或尚未真正理解的问题,在师生的共同努 力下尽快弥补,实现自我矫正。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总复习,进一步加深对本册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本期已学知识,弥补新课学习时对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缺漏,完成本册的学习任务。
2. 提高万以上数的读写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能力,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 在具体情境中,根据基本数量关系,会用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4. 沟通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联系,相交和平行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沟通统计图、统计表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5. 引导学生经历回顾并梳理本册所学知识的过程,学习归纳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自觉整理与复习的习惯。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
单元内容分析
期末复习的过程,是引导学生对本册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巩固和综合运用的过程,它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基于此,教科书将本册学习内容概括为“万以上数的认识”“数的运算”“问题解决”“角、相交与平行”“条形统计图与不确定现象”5个板块对全册知识进行梳理与复习。
“万以上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对整数认识的最后一次集中安排。复习时要梳理万以上数的认识与万以内数的认识之间的联系,构建完整的整数认识的知识体系。教科书一是采用看卡片读写数、改写数、比较数的大小等方式对数位顺序、计数单位、进率、数级等内容进行了梳理;二是不单纯地做题,要把重点放在对方法的理解上,比如教科书就以“读写数时要注意些什么”这一议题来加深学生对方法的理解,以提高学生读写方法的掌握水平。
“数的运算”中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及加减法关系和加法运算律都属于数的运算的学习内容,教科书把这三部分内容安排在一块复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是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迁移过来的,学生理解和掌握较为容易。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虽然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无本质上的区别,但因除数由一位数变成了两位数,试商就复杂多了,也是笔算除法的难点。教科书重视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运用,不仅要学生会算,还要学生知道计算方法是什么,自觉用算法来指导计算,因此教科书安排了让学生说算法的环节。加减法的关系和运算律也是如此,学生不仅会做题,更重要的是知道运算的依据是什么,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清楚了才能明白算理、掌握算法,为今后学习有理数运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问题解决”中的内容都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呈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利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角、相交与平行”都是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内容。教科书选择学生熟悉的各种大小不同的角为复习素材,有利于学生凭借自己的已有经验、相关知识和工具来识别各种角、理解角相互间的大小关系以及如何测量角的度数等。相交与平行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位置关系,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和垂直特点的认识。
“条形统计图与不确定现象”这两部分的复习,教科书各安排了1道题。条形统计图是以学生喜爱的动画片为素材,通过经历收集、整理数据,填写统计表,完成统计图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统计的优越性和价值,提升学习统计知识的兴趣。不确定现象通过对4个生活中的常识问题的判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并为这一知识的后继学习作好准备。
[单元教学重点] 对全册数学知识内容的整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期所学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本册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