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一只贝》教学设计

一、提示课题,导入

1. 板书课题:10一只贝。

2. 我们知道,大海里有着许许多多贝壳,其中有很多的贝看起来非常漂亮,而文中要称赞的却是一只平凡、丑陋、沉默的贝。这是为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想想哪些是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3. 检查自学效果,熟读课文。

4. 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带领学生梳理问题,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以学定教。

5. 把握重点问题,如:

①文章的哪些语句描写了贝的漂亮?

②这只贝是怎样变丑陋的?

③孩子们为什么会去重新寻找这只丑陋的贝?

④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⑤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体会贝的“曾经美丽”

1. 读课文第1段,找出描写贝壳美的语句。

2. 引导学生读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同时欣赏作者优美的描写(要抓住关键的语句加以体会)。

3. 结合作者的描写,想象画面,再根据自己的观察补充,说说自己看到的漂亮的贝。

4. 播放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

5. 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课文的第1段。

四、精读品味(引导学生抓重点语句理解)

过渡:这样的贝当然漂亮,难怪会得到孩子们的喜爱,人们的称赞!我们应该怎样读第2段?

1. 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的第2段。

2. 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与同学讨论交流。可怜:“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它说不出来。”一颗坚硬又带有棱角的石子,让它变得如此丑陋。也因为它外表的丑陋而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它“只好受着”、“默默的”、“说不出来”的态度,可以体会出它默默忍受苦难煎熬的品质(让学生从读中自己体会出来)。可敬:“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贝在磨制珍珠的时候,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忍受了巨大的折磨与煎熬。“谁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外表丑陋的贝,创造的却是最珍贵的东西。

3. 孩子们为什么要重新去沙滩寻找它?

“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对这句话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人们发现了它的闪光之处,但它却在我们的眼前消失了)

4. 告诉我们的道理。

“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那些漂亮的贝虽然能够得到人们的欣赏,但那只是暂时的,它们也许有一天会被人们所厌倦。外表丑陋的贝被人们忽视也只是暂时的,它的闪光点总有一天会被人们发现。人们需要的还是“一只贝”这种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精神。

五、总结延伸

过渡: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

1. 教师介绍同类人物的故事。

2. 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类似的故事。

3. 再说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的含义。(结合生活实际说。)

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学习写作方法

过渡:作者写贝,赞颂的就是一只贝吗?

1.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2. 小结:文章借物喻人。

七、指导写字

1. 指导写好重点字,如“誉”、“腻”等。

2. 提示形近字,扩词,并加以运用。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