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能按照课后练习的批读要求,边读边思,边作旁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密西西比河的美丽风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密西西比河风光的资料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字句。阅读相关课外书。
【教材简析】
本文是法国著名作家夏多布里昂的名作。本文节选自浪漫主义小说《阿达拉》的序,主要描绘密西西比河两岸艳丽多彩的美洲原野风光。作家笔触细腻,用散文诗式的语言赞美着密西西比河:在广阔浩渺的荒原上,一条河流如万马奔腾般奔流着,无数的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在她的两岸繁殖着……这篇作品受到各国读者的青睐,人们对此评价说;“夏多布里昂以他的如椽巨笔描绘了美国密西西比河两岸的粗犷原始的蛮荒之美,令千千万万读者心醉神迷。”
文章开头的一段是对全文的概述:“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旖旎。”这一段总写了密西西比河给人的印象。
在课文的2、3、4段,作者用对比的方式,写出了西岸和东岸风光的特点。第2段,作者主要写西岸风光。“西岸,草原一望无际;绿色的波浪一浪接一浪,在天际同蓝天连成一片。”读到这里,我们的眼前自然会出现一幅芳草碧连天的壮阔景象。接着,作者用舒缓的笔调描绘了西岸静谧的风光——“野牛在广阔无垠的草原上漫游”,读到这里,那自由自在的逍遥场景便跃入眼帘;“一头年迈的野牛劈开波涛,游到河心小岛上,卧在高深的草丛里”,“劈”、“游”、“卧”几个动词,准确地刻画出了野牛的闲适与安逸。
第3段,作者笔下的东岸风光是热闹的。“东岸的风光同西岸形成令人赞叹的对比。”如果说第3段侧重植物的描写,那么第4段则侧重写东岸的动物。
最后,作者进行了总结性的描写。“如果说河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作者为前面的对比作了综述。然后,他赞叹道:“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谐。”这里,作者用丰富而优美的语言,将密西西比河美丽的风光完整地呈现在读者眼前。
建议本课教学用1~2课时。
教学设计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能按照课后练习的批读要求,边读边思,边作旁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密西西比河的美丽风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搜集有关密西西比河风光的资料。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疏通字句。阅读相关课外书。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者,初读课文
1.介绍作者,谈谈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他的这篇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地位。
2.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和通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全文,了解大意。
2.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按批读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密西西比河怎样的风光?用一个词语归纳景色的特点。
(2)勾画最能让你受到触动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象。
(3)把优美的词句勾画出来,作为语言积累的材料。
(4)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交流感受,美读课文。
四、整体感悟,再读全文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设计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三
一、介绍作者,初读课文
1.介绍作者,谈谈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他的这篇作品在读者心中的地位。
2.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和通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默读全文,了解大意。
2.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体会想象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反复读。按批读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这段文字让你看到了密西西比河怎样的风光?用一个词语归纳景色的特点。
(2)勾画最能让你受到触动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想象到了怎样的景象。
(3)把优美的词句勾画出来,作为语言积累的材料。
(4)把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2.交流感受,美读课文。
四、整体感悟,再读全文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参考
作者简介
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世纪初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在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封建贵族与新崛起的资产阶级的反复较量中,他曾站在王政主义者的立场上,为波旁王朝摇旗呐喊,为宗教教义四方游说,是马克思一向讨厌的作家;但马克思在谈到他“把十八世纪显著的怀疑主义和伏尔泰主义同十九世纪显著的伤感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的时候,却肯定地说:“自然,在法国,这种结合作为文体是划时代的。”夏多布里昂出生在布列塔尼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他自幼由乳母照管,听过不少“因果报应”的故事,在多尔中学念书时,又接受了耶稣会教士的熏陶。每况愈下的家境,使他时而忧郁感伤,时而又自命不凡。孤独时,他迷恋于巨大的灌木丛,看着一片片枯叶被风追逐,在枯苇飒飒作响的干塘边发出无边的哀叹;狂热时,他向苍穹疾呼:“我,永远是我!”他认为自己的性格是“精选的”和“绝无仅有的”。中学毕业后,他先涉足军界,在布雷斯特参加海军;可是事隔不久,他却志转信移,宣誓“从事教职”。随后,他又不堪教会学校的清苦生活,无意披上僧侣的长袍,仍旧回到祖业的领地,不时徘徊。
教学设计
《密西西比河风光》教学设计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品读课文第二段,感受密西西比河西岸美丽的风光。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旁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孩子们,在《夏》这篇课文的学习中,我们一起和作者走进黄河流域,感受了那里夏天独特的韵味;在《古诗两首》的学习中,我们不仅欣赏了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还与诗人苏轼一起体验了夏天的西湖天气急速变化的愉悦。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法国著名作家夏多布里昂一起走进美国的密西西比河,去感受那里两岸旖旎的风光吧!
示课题,全班齐读。
二、介绍作者
夏多布里昂(1768—1848),法国19世纪初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本文节选自浪漫主义小说《阿达拉》的序。
三、检查预习,学习生字
课前,孩子们都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生词的情况。出示生词:
淤泥 蜀葵 锥形 俯瞰 草莓 骚动 笃笃
1.生自由读一读。
2.抽学生读,再齐读。
3.这些词语中有没有不理解的?学生质疑,师生释疑。
4.在写这些字时,你想提醒大家什么?(注意“葵”、“骚”的写法)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1.抽生分段轮读课文。师加强指导难读的词语及句子。如:第4段的一些长句子。
2.说说读了课文,密西西比河风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说后)那它带给作者又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3.画出课文的中心句。理解“旖旎”的意思。(柔美、婀娜多姿的样子)齐读。
4.围绕着密西西比河两岸风光的旖旎,作者又是怎样来介绍的呢?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总——分——总”的结构。(板书“总——分——总”、“西岸”、“东岸”)
五、进行批读
1.孩子们在预习和读课文时,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在编排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说)课文旁边留有空白。
2.自己读读课文旁边的文字,再读读文中相关的描写后,说一说课文旁的文字有什么作用。
3.师小结:这些文字,其实是一个读者当时在读到这些句子时所产生的一点感受,把它记录在了旁边。像这种在阅读时,把自己的感受、体会等记录在旁的方法叫做写旁批。写旁批是一种好的读书方法。旁批可以写些什么呢?可以写你对文中某个词语的感受;可以写你对某个句子的体会;也可以写你对文中的某种观点有何看法……只要是你在阅读时的所想所感都可以。
六、重点学习第二段,感受密西西比河西岸的美丽风光。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旁批
1.自由读第二段,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概括你读后的感受。
2.学生交流。(美、舒服、迷人、静谧、安逸……)
3.把你刚才所说的感受写在这段话的旁边,就是你读这段话所做的一个简单的旁批了。
4.师追问: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重点抓描写野牛的几个动词“劈、游、卧、望”,体会野牛的悠闲。(提示学生:我们也可以把刚才在品读这几个动词时所体会到的内容旁批在本段的旁边。)
5.抽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感受读一读,大家评一评。
6.师范读,生闭眼想象,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再次提示学生:把刚才想象到的写在旁边,也是给本段文字所做的一种好的旁批。)再引导学生人情人境地读本段。
7.全班齐读。
七、作业
抄写本课生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品读课文第三、四段,感受密西西比河东岸旖旎的风光。
3.能在自读课文时进行旁批。
【教学过程】
—、复习
1.听写生词。
2.上节课我们与作者一起去欣赏了密西西比河西岸的美丽风光。我们还学会了在阅读时进行旁批。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运用旁批的方法,学习课文的三、四段,感受密西西比河东岸的旖旎风光。
二、学习三、四段,进行旁批,感受密西西比河东岸的旖旎风光
1.默读课文三、四段,边读边想象,把自己的感受、体会旁批下来。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旁批。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点拨,及时评价激励写得好的旁批。
第三段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杂处一堂”,结合下文所列举的植物名称体会植物品种数量的繁多;抓住“茁壮生长、高耸人云”,结合后面的具体描写体会植物长得茂盛。
刚才,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阅读感受,有的是抓住词语来说体会;有的是边读边想象,把文字读成了画面……现在,谁能把你刚才的感受和体会,送到这段话中,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在学生充分说的基础上,让学生人情人境地读出植物的繁多与茂盛。)
过渡:是呀!这东岸的植物葳蕤丰茂!令我们赞不绝口!那这里的动物又会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第四自然段重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对各种动物的描写,充分交流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融人朗读中,使之读得有滋有味。
生齐读第四段后,师小结:这里的动物可真有意思!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三、学习最后一段
师指板书:如果说河的西岸是万籁无声,那么河的东岸却与之恰恰相反。这里植物的葳蕤丰茂,动物的欢腾活跃,让我们感到了一种亲切而粗矿的和谐。请孩子们齐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1.画出描写声音的词语,读一读。
2.说说你的体会。
3.齐读本段。
师:这亲切而粗矿的和谐之美,换句话说就是密西西比河的风光——旖旎!难怪作者开篇就发出这样的赞叹——(齐读课文第一段)
四、体会语言的优美,练习说话写话
孩子们,法国著名作家夏多布里昂用非常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密西西比河的旖旎风光,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在课文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语,老师从中摘抄了一些:大屏幕出示课后3题的词语)
风光旖旎 广阔无垠 繁茂而荒野
熠熠发光 万籁无声 亲切而粗矿魅力和生气
1.自由读一读。
2.抽生读一读。
3.选择其中的两个来说一句话。
4写在书上。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语言
1.自己选择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抽背。
六、小结本课(略)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