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参精要
《唯一的听众》教参精要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呵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全文围绕“我”的心理和行动的变化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先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接着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如对林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幽幽的小曲”,优美动人;对老人语言的描写,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中“秘密”蕴涵的感情,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本课建议教学时间为1~2 课时。
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抄写描写生动传神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小提琴演奏的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欣赏一些小提琴演奏的曲子。
【教材简析】
本文记叙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助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赞扬了老教授呵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表达了“我”对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的敬佩、感激之情。
全文围绕“我”的心理和行动的变化展开,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先写父亲和妹妹说“我”在音乐方面是个白痴,使“我”十分沮丧,不敢在家中练琴。接着写“我”到林中练琴,遇到一位自称耳聋的老妇人,她猜想“我”拉得很好,并愿意天天做“我”的听众。每次“我”停下练琴,她总是夸奖“真不错”。在她的鼓励下,“我”找回了自信,又回到家中练琴。最后写“我”从妹妹那儿知道了老妇人的真实身份,心灵受到震撼。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无法割舍的爱好,每次演出时总会想起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很有美感。如对林中景色的描写,“林子里静极了。沙沙的足音,听起来像幽幽的小曲”,优美动人;对老人语言的描写,如诗一般,打动了文中的“我”,也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中“秘密”蕴涵的感情,体会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本课建议教学时间为1〜2课时。
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老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3.抄写描写生动传神的句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小提琴演奏的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欣赏一些小提琴演奏的曲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聚焦重点
继续学习《唯一的听众》。如何学习这篇文章呢?(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神等)
二、细读课文,感受真诚
1.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老教授的语句勾画下来,并进行简单批注和交流。
2.第一次交谈:读句子“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并体会其意思。(面对这难听的琴声,老妇人没有受到影响。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她有修养……)“平静”的神态给了“我”怎样的力量?(继续练下去的勇气)
“是我打扰了你吗?”(这句话告诉“我”难听的琴声没有打扰她;从“满头银丝”“格外晶莹”可以看出她待人和蔼可亲。)
“你一定拉得很好”(这句话给了“我”肯定、鼓励,让“我”没有负担,大胆练习),思考:老妇人说这话时表情怎样?语气怎样?心里会想什么?
“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她主动要求做听众,关爱“我”,支持“我”,同时也告诉“我”要天天练习。)
再读,你感受到什么?(鼓励,期待,坚定,用心良苦)
3.第二次交谈:“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未有过的感觉。”(对比读,指名读,体会老教授的真诚)
4.第三次交谈:在老人的鼓励下,“我”刻苦练习,拉的曲子越来越动听,老教授竟然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再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的进步;“我”坚持不懈、刻苦练习的精神;以“我”的进步为快乐幸福;体会到老人的真诚无私……)
5.当“我”从妹妹的话中得知,老妇人不仅不是聋子,而且还是最有声望的教授,又是首席小提琴手时,“我”被震撼了,感动了,“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老人与“我”素昧平生,却给“我”了信心,使“我”的技艺提高,让“我”感受到老人的真诚和无私,让“我”看到了老人那宽广的胸怀;老人对“我”的帮助很巧妙,是在不知不觉中督促着“我”,让“我”感受到老人的伟大)从“安详”、“微笑”中体会到什么?(表扬“我”,鼓励“我”,用投入的欣赏,说明“我”进步了,使“我”信心十足)从“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体会到什么?(“我”进步了,但仍然需要努力,再攀高峰。)
再读对话体会“我”与老人之间的默契。
三、精读课文,理解“秘密”
出示句子:“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这两个“秘密”有什么不同,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老教授使原本失去信心的“我”爱上了小提琴,小提琴成了“我”难以割舍的爱好。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我”总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这是为什么?
2.学完课文,我们仍然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老教授那慈祥、和蔼、真诚的面容,为什么老教授的形象会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三
一、导入课文,聚焦重点
继续学习《唯一的听众》。如何学习这篇文章呢?(抓住主要人物的言、行、神等)
二、细读课文,感受真诚
1.默读课文,把文中描写老教授的语句勾画下来,并进行简单批注和交流。
2.第一次交谈:读句子“一位瘦削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她双眼平静地望着我”,并体会其意思。(面对这难听的琴声,老妇人没有受到影响。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她有修养……)“平静”的神态给了“我”怎样的力量?(继续练下去的勇气)
“是我打扰了你吗?”(这句话告诉“我”难听的琴声没有打扰她;从“满头银丝”“格外晶莹”可以看出她待人和蔼可亲。)
“你一定拉得很好”(这句话给了“我”肯定、鼓励,让“我”没有负担,大胆练习),思考:老妇人说这话时表情怎样?语气怎样?心里会想什么?
“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她主动要求做听众,关爱“我”,支持“我”,同时也告诉“我”要天天练习。)
再读,你感受到什么?(鼓励,期待,坚定,用心良苦)
3.第二次交谈:“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从未有过的感觉。”(对比读,指名读,体会老教授的真诚)
4.第三次交谈:在老人的鼓励下,“我”刻苦练习,拉的曲子越来越动听,老教授竟然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再读这句话,说说自己的体会。(“我”的进步;“我”坚持不懈、刻苦练习的精神;以“我”的进步为快乐幸福;体会到老人的真诚无私……)
5.当“我”从妹妹的话中得知,老妇人不仅不是聋子,而且还是最有声望的教授,又是首席小提琴手时,“我”被震撼了,感动了,“我”突然明白了什么?(老人与“我”素昧平生,却给“我”了信心,使“我”的技艺提高,让“我”感受到老人的真诚和无私,让“我”看到了老人那宽广的胸怀;老人对“我”的帮助很巧妙,是在不知不觉中督促着“我”,让“我”感受到老人的伟大)从“安详”、“微笑”中体会到什么?(表扬“我”,鼓励“我”,用投入的欣赏,说明“我”进步了,使“我”信心十足)从“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体会到什么?(“我”进步了,但仍然需要努力,再攀高峰。)
再读对话体会“我”与老人之间的默契。
三、精读课文,理解“秘密”
出示句子:“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这两个“秘密”有什么不同,从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四、回顾全文,升华情感
1.老教授使原本失去信心的“我”爱上了小提琴,小提琴成了“我”难以割舍的爱好。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机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但“我”总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一一每天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这是为什么?
2.学完课文,我们仍然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老教授那慈祥、和蔼、真诚的面容,为什么老教授的形象会给我们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
★小夜曲:一种黄昏或夜间在室外独唱或独奏的歌曲或器乐曲。源于欧洲中世纪骑士文学的一种爱情歌曲。其音乐情绪缠绵委婉,常为青年人徘徊于恋人窗前时所用,流行于西班牙、意大利等国,通常用吉他或曼陀林伴奏。另外还有一种供乐队合奏的小夜曲,其曲调轻快活泼,始于十八世纪末,常为上流社会达官显贵餐宴时助兴而用。
★小提琴:弦乐器,琴身由木材制成,琴弦则由纯钢制成。它的长度是多种多样的,但琴身常在36厘米左右。小提琴是四根弦的乐器,通过琴弦振动发声。现代的小提琴源于16世纪欧洲早期的四弦琴。意大利的小提琴是世界上最好的,特别是阿马提家族制作的。
教学设计
《唯一的听众》教学设计四
【课前准备】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欣赏一些小提琴演奏的曲子,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并交流欣赏后的感受。也可以与音乐教师联系,开展音乐欣赏课,赏析《月光》奏鸣曲。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和新词。
2.学习课文的第一段,了解“我”最初拉小提琴的情况。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孩子们!曾经有一位小男孩,他刚开始被认为是音乐的“白痴”,但后来却成了著名的音乐家,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节课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文《唯一的听众》,去探索其中的真正奥秘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1)读准生字字音。
(2)要求学生自己分析字形、掌握字形。
(3)理解词义。折磨、绝妙、沮丧、诅咒、懊恼
2.快速阅读课文,想想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读完课文后,这位自称“聋子”的唯一听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三、研读课文,感受人物心理、行动的变化
(一)学习课文的第一段,了解“我”最初拉小提琴的情况。
1.学生快速默读第一段,边读边画出描写“我”的心理、行为变化的句子。
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体会“我”心理与行为发生的变化。
交流:
最初,父亲和妹妹经历无数次的折磨后判断我为音乐“白痴”,我的心理、行为怎样?
心理:灰心、沮丧,失去了在家里练琴的信心。
行为:从家里练琴到去楼区外的林子里练。
3.指导学生再次读课文的第一段,从“我”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学生能感悟到“我”对音乐的酷爱和执著。尽管如此,“我”还是决不放弃练琴。
4.集体有感情地朗读本段,读出作者的内心感受。
(二)想想你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你是怎样面对的?
小组交流、谈感悟。
(三)教师简单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要有永不言弃的信念,为下节课学习“我”的成长历程打下基础。
四、布置作业
抄写课文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知道了“我”最初练琴时的心理:沮丧、灰心、失望,不得不离开家到林子里练琴的原因。其实就是因为“我”的这种不得已的苦衷,才给了“我”与老教授偶遇的机会。这可能就是平时常常说的缘分。今天,我们再次一同走进课文《唯一的听众》,一起去体验“我”的成长历程,一起去感受老教授的伟大人格吧!
二、继续研读课文,感知“我”与教授相遇后的不同变化
孩子们!“我”的成长就是因为那位“神秘”的听众给了“我”热情的鼓励和帮助,让我们更深层次地感受这位听众的人格魅力吧!
1.自己快速默读课文第2〜5段,用不同符号分别画出“我”和老教授相遇、交谈过程中的相关句子。从他们不同的语言、行为变化中你能感悟到什么?可在课文的旁边加上自己的批注。
2.交流相遇过程中语言和行为上的不同感悟。
第一次偶遇
“我”的心理行为表现:
我的脸顿时烧起来,心想:这么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林中和谐的美,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独享的幽静。我抱歉地冲老人笑了笑,准备溜走。
教授的语言表现:
“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其实,我每天早晨都要在这里坐一会儿。”
“我猜想你一定拉得很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不过,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引导相机点拨:
(1)当我看见老教授的第一眼时,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举动?
(2)老教授自称自己是“聋子”原因何在?
(不给我增加任何负担,消除我的顾虑。)
(3)老教授提出每天当我的听众,能想象老人当时的心情吗?
(老人是想鼓励我一直坚持练琴。真是用尽苦心。)
(4)指导朗读写老人语言的句子,体会老教授的一片苦心。想象老教授说话时的语气、语调。注意读出感情。
第二次交流
“我”的表现:
被她诗一般的语言打动了。我羞愧,但又兴奋。有人夸奖我。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
老教授的表现:
我停下来时,他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几个重点的词语体会老教授的高尚品格:“总不忘”、“真不错”、“谢谢你,小伙子”。
老教授的语言和她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感动着我,默默地关心着我,给我鼓励和安慰,让我有了更多的自信,天天如此,真是难能可贵。
第三次交流
“我”的表现:
每天清晨,我都来到林子里,面对这样一位老人全力以赴地演奏。忘记她是一位可怜的聋子。
老教授的表现:
早早地坐在椅子上等我,且对我说,我的琴声给她带来了快乐和幸福!
引导学生体会,正是因为老教师一直默默的鼓励和无私的帮助,才使我的琴艺得到很大的提高。在简短的话语中,感受到老人一直在勉励我不断地努力。
三、揭示秘密,体味感动
学习课文6〜7段。
1.集体朗读课文6〜7段,认为课文中的哪一幕情景最让你感动?
写话训练:当我得知那是音乐学院最有名望的教师时,我
2.当我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后,再次到林子里时,面对着这位老人,这位“耳聋”的音乐家,我唯一的听众。她安详地靠在椅子上,微笑着,手指打着节拍。我全力以赴地演奏,想给老人带来快乐和幸福。她慈祥的眼睛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3.再自读6〜7段,联系上下文,说说带点词语分别指什么,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出示两个句子)
(1)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直到有一天,我的一曲《月光》奏鸣曲让专修音乐的妹妹大吃一惊。
(2)我一直珍藏着这个秘密,珍藏着一位老人美好的心灵。
四、体悟中心,升华文本
后来,我已经能熟练地操纵小提琴,他是我无法割舍的爱好,在不同时期,我总会遇到一些文艺晚会,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2.体会作者为什么总会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我唯一的听众。
五、教师小结,情感深化
本篇课文,作者主要抓住了“我”和老教授的语言、行为、心理的变化,突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品格。其实,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得到无数人的关心、爱护和帮助。让我们一起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带上你那虔诚的心,试着写一小段,把你最想感谢他们的话表达出来。
六、作业
1.文中有不少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如:“我看着这位老人,安详地靠在木椅上,微笑着,手指悄悄打着节拍”。请再找一找,品一品,抄一抄。
2.本文让人感动,课后写一篇读后感。
附: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