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二
一、温故知新
1.从这几个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2.说几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
二、语海拾贝
自读诗词,背诵记忆。
三、互动平台
自读互动平台的内容,结合课文说说“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有什么好处。
四、自主学习园地
1.为了克服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作者采用了那些方法?
2.这样读书有什么好处?对你有什么启示?
五、口语交际
1.阅读材料,了解要求。
2.和同学谈谈看电影或电视的收获。
六、习作百花园
1.回想自己看过的电影或电视内容,交流感受。
2.动笔;讲评。
★“语海拾贝”中诗句的详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选自杜甫《春夜喜雨》。全诗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它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选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指月亮。“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选自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也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这首诗抒写了对远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选自李商隐《晚晴》。全诗为: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两句写了恬静的黄昏,具有闲适淡远的优美意境,成为传诵的名句。天意特别地爱怜这生在幽处的芳草,人们也更珍惜傍晚的新晴。生长在幽僻之处的小草最怕阴雨浸淹,幸得天意垂怜,天得以放晴,以小草的喜悦进而联想诗人自己在天放晴后的喜悦舒爽的感觉。从这里,可以体味到一种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感情,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作家简介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宄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一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宄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关于读书
《尚尔基论青年》中关于读书的名言: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时间;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我觉得,当书本给我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
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每爬一级,就更脱离畜生而上升到人类,更接近美好生活的观念,更热爱这书。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中国古代有关读书的名言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一颜真卿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苏轼
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
——朱熹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朱熹
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
——戴震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郑板桥
科技为人类带来生命的曙光,科学知识中含着很多的奥秘,吸引着人们去追求,去探索。本单元的课文在我们眼前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恐龙在我们头上飞》讲述了一个有趣的科学故事一一原来,“现代鸟类就是会飞的、长羽毛的恐龙”,这可是个震惊全世界的发现呢!这个故事的发生、经过和结果都是那样扣人心弦。翻开第二篇课文,《企鹅爸爸》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雄企鹅在南极的冰天雪地中守护小企鹅的画面,它冰雕石刻般的背影让人肃然起敬,伟大而坚韧的父爱震撼人心。《美丽的地球》从新的角度,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揭开了地球的面纱。原来,我们的地球还有这样美好的一面!在《未来我们怎样出行》中,作者和我们一起畅想未来的交通工具,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我们或许会以为,学习说明类课文有些枯燥,不过是一些说明方法的习得,不过是通过读文章去了解一些科学知识。读了本单元的课文,我们会发现,原来说明类的课文也可以有这样如诗如画的美丽,也可以蕴涵着脉脉温情,也可以有扣人心弦的情节,也可以有动人心怀的赞叹。从回忆科学探索的路程到展望未来科技发展,从数亿年前的恐龙到我们身边的科技,从画面宏大的地球景象描绘到细致入微的企鹅形象刻画,本单元课文内容宽泛,异彩纷呈。
这一单元学习中,要注意: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复习巩固学过的说明方法;通过独立阅读,获得知识;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二)》教学设计三
【课前准备】
1.师生回忆自己喜欢的一部电影或电视,想一想印象深刻和感人的地方。
2.搜集名言佳句。
3.教师准备1〜3篇范文。
【教学目标】
1.体会“递进关系关联词”在表达中的作用。
2.积累名言佳句。
3.借助“互动平台”,学习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体会文章的感情。
4.在口语交际中大胆表达,介绍一部电影或电视,且做到绘声绘色。
5.在习作时,引导刻画细节,并分段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有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用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自己读这几个句子,自读自悟,你感受到了什么?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发现句子的特征。
3.教师小结:递进关系关联词在表达中的作用。
递进复句的分句间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表达这种关系,可以用上不同的关联词,使程度更深,范围更广。如:“不但……还”、“而且”等。
4.拓展延伸。
(1)学生说一说自己平常积累的一些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如:不但……而且)
(2)试着自己写几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句子。
5.学生再读句子,再试着体会“递进关系关联词”在表达中的作用。
二、语海拾贝
1.自读诗词,读正确。
2.同桌相互读,检查,试着体会诗词的意思。
3.交流名言的意思。
(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名言的意思,但不刻意要求,表达意思正确即可。
(2)老师再做引导,不一定要做详细地讲解,学生了解就行。
“语海拾贝”中诗句的详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选自杜甫《春夜喜雨》。全诗为:“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人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是一首描绘并赞美春雨的诗。题目中的“喜”字统摄全篇。全诗八句,虽没出现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首联写春雨的来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个“好”字,表达了诗人对春雨的赞美。春天是植物萌发、生长的季节,正需雨,雨就下起来了。诗人用拟人手法,盛赞春雨善解人意,似乎懂得人们的心愿一般。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选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全词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婵娟”指月亮。“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连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里共婵娟”千,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选自张九龄《望月怀远》。全诗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这首诗的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前句写景:辽阔无边的大海上升起一轮明月。后句即景生情:诗人想起了远在天涯海角的友人,此时此刻他和我望着同一轮明月。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挚的思念之情,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选自李商隐《晚晴》。全诗为:“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两句写了恬静的黄昏,具有闲适淡远的优美意境,成为传诵的名句。天意特别地爱怜这生在幽处的芳草,人们也更珍惜傍晚的新晴。生长在幽僻之处的小草最怕阴雨浸淹,幸得天意垂怜,天得以放晴。以小草的喜悦进而联想诗人自己在天放晴后的喜悦舒爽的感觉。从这里,可以体味到一种分外珍重美好而短暂的事物的感情,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3)教师总结“语海拾贝”:这四句诗词表面看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但实际上蕴涵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4)学生自读自背,积累名言佳句。然后与同伴交流自己积累的名言佳句。
三、互动平台
1.回顾课文
孩子们,本单元的课文写的是儿童生活,读来非常亲切,想一想你是用什么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的。(学生再次快速浏览课文)
2.回顾实践
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
体会一:一边读一边想,读到好的地方停下来反复读一读,仔细想一想,体会作者的情感。
体会二:自己投人地读,还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体会更深。
3.教师小结提出要求
这些都是好的阅读方法,在平常的阅读过程中一定要运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
四、口语交际
1..阅读材料,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结合阅读材料要求,教师指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部分,不必面面俱到,也不要千篇一律,人云亦云。要说出自己最真切的感受。
3.和同学谈谈看电影或电视的收获。
(1)引导学生讲述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或电视,其内容可以是剧中的人物、或情节、或画面、或音乐、或美工等。
(2)不能简单复述剧情。
4.交流表演。
(1)让我们一起听一听你最喜欢的电视或电影,请3〜4名同学谈谈。(这三四名学生最好要有代表性,能起到示范作用)
(2)全班交流评价。
请多名学生评价,评价要围绕交际训练的要求和内容进行,尽量多看别人的优点,但问题也要提出来,教师适当地补充强调。对于后进生,教师更应鼓励,增强他们表达的信心和欲望。
(3)学生表演,体验快乐。
请学生上台声情并茂地表演,让他们真正融人电视或电影里。(对于主动积极表演的学生,老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五、习作百花园
1.审读习作要求。
学生边默读,边思考,明白习作要求。
2.启发诱导,筛选内容。
(1)你看过的电影或电视数不胜数,选你最喜欢的进行表述。
(2)怎样才能给别人留下特别鲜明和深刻的印象呢?
交流小结:抓住细节(如我最喜欢的人物的某一对话、某一动作、或最打动你的地方)。
(3)确定写作内容
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哪些地方打动你?你喜欢哪些人物形象?
3.根据习作特点,自己要确定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且要求分段表述的方式。集体再交流,相互启发。
4.构思习作,学生自拟草稿。
5.自读自改。
(生运用修改符号自改,知道修改在习作中的重要性。)
6.师生合作,当面评议,以点带面(教师指导修改的方法和方向)。
7.小组互评自改。在评价别人的习作时自己一定要学会思考,在修改别人的习作中,力求得到一些启发,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以便自己的习作更加生动,笔下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通过反复地修改,体会自己修改后的成功的喜悦,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8.全班欣赏佳作,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和兴趣。
范文引路:
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观后有感
——创造属于每个人的美好世界
伴随着五彩斑斓的焰火和载歌载舞的欢乐,2008年北京残奥会圆满落幕。
十几天来,世界各国残疾人运动员以出色的竞技能力和顽强的意志品质,向全世界奉献了一场有特色、高水平的体育盛会。北京残奥会精彩的呈现,弘扬了奥林匹克精神,诠释了“同属一个世界,共求美好梦想”的主题,传播了“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展现了人类坚忍不屈的精神力量。这是继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后的又一盛举,必将作为一届规模最大、运动水平最高、组织工作最出色的残奥会载入光辉史册。
感谢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各国残疾运动员。当盲人运动员凭着听觉触觉飞身救球的时候,当脑瘫运动员身躺推床、奋力推举的时候,当肢残运动员迈开假肢大步跨越的时候,我们真切而直观地感受到了什么是不屈不挠,什么是震撼人心。残疾运动员超越身体的局限,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心血和汗水,创造了令人惊叹的运动成绩。他们的努力和奋斗,让我们看到了“身残志坚、奋勇争先”的品格,看到了乐观向上、阳光灿烂的人生,看到了残疾的身体同样可以拥有健全的人格和事业的成功。人们由衷地感叹,生命如此美丽,生活如此美好。
感谢一切为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而辛勤付出、无私奉献的人们。从如梦如幻、精彩壮观的开、闭幕式,到残奥村和所有比赛场馆的无障碍设计;从各种赛事高水平高效的组织安排,到无微不至地为残疾人提供各种便利;从人数众多的志愿者以真诚的微笑服务残奥,到广大观众热情地为残疾人运动员鼓掌加油,人们深深体会到,国际残奥委会特别是东道主对残疾人的尊重、珍视、关心和爱护。外电这样评论:东道主在所有环节上对各国残疾运动员给予的特别照顾,表明中国政府对残奥会更加用心、更加投入,给予更高规格的礼遇,真正做到了“两个奥运同样精彩”。
六、自主学习园地
1.教师谈话引人:读书,每个孩子都会。但是,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有待孩子们克服。
2.理解“不求甚解”的含义。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求理解精华,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无贬义。现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人理解;也指了解情况不深人。出自(东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3.了解老舍先生。
老舍(1899—1966)现当代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人文学研究会。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6年应邀赴美国讲学一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等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4.学生阅读,看看为了克服读书不求甚解的毛病,作者采用了哪些方法?
(1)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时,可以用一边读一边想、一边读一边旁批的方法,把自己得到的启示写出来。
(2)这样读书有什么好处?对你有什么启示?(交流)
5.把好的读书方法用在自己的学习中,要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