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参精要
《毛泽东诗词两首》教参精要
《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都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词。《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全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千难万险的五个典型画面,即:“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全诗大意: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词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的情景,抒发了彻底打垮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决心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理解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
建议本课教学用2课时。
教学设计
《毛泽东诗词两首》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内容。
2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4.背诵课文,默写《清平乐•六盘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的相关资料。
【教材简析】
《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都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诗词。《七律•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全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经历千难万险的五个典型画面,即:“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充分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力量无比顽强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全诗大意: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词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的情景,抒发了彻底打垮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决心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理解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
建议本课教学用2课时。
教学设计
《毛泽东诗词两首》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内容。
2.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
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4.背诵课文,默写《清平乐·六盘山》。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学生:课前利用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抗日战争时期,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工农红军创下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当时亲自率领红军长征,在胜利时回顾红军战士经历的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势雄伟、情感激昂的壮丽诗篇。
2.出示诗题《七律·长征》。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自学生字词;初读感知诗歌内容。
三、细读理解,品味诗境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抽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诗句的意思——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经历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只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2)讨论:从“只等闲”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3)根据自己的体会练读诗句。
(4)学生汇报朗读——自评(他评)——练读——分组读。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出示诗句,齐读。
(2)通过“五岭逶迤”、“乌蒙磅礴”体会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3)通过“腾细浪”、“走泥丸”体会红军的英雄气概——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
(4)带着体会练读诗句。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通过影像或文字资料了解“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感受自然环境的险恶和与敌人战斗的激烈,体会红军无畏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2)有感情地练读诗句。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自读诗句,谈自己的理解。
(2)多种形式读诗句,理解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四、回归全文,熟读成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的意境。
2.多种形式练读,背诵。
《清平乐·六盘山》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通过对《七律·长征》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对长征、对毛泽东的诗词又有了更多的了解。一起背诵这首诗。
2.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作了《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请同桌互相听读,纠正读错的字音。结合课后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试着互相解答不懂的问题。
(3)全班汇报交流,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2.自由练读课文,读通顺。
三、理解词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
1.全班交流: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些什么?
2.再读,把自己读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疑难,结合预习时搜集的资料讨论理解。
4.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四、多种形式练读,背诵
五、练习书写生字,默写《清平乐六盘山》。
教学设计
《毛泽东诗词两首》教学设计三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抗日战争时期,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工农红军创下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奇迹。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进行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毛泽东当时亲自率领红军长征,在胜利时回顾红军战士经历的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心潮澎湃,挥笔写下了一首气势雄伟、情感激昂的壮丽诗篇。
2.出示诗题《七律•长征》。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自学生字词;初读感知诗歌内容。
三、细读理解,品味诗境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抽学生用自己的话介绍诗句的意思一一红军不怕远征的艰难险阻,把经历千山万水的艰难困苦只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2)讨论:从“只等闲”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3)根据自己的体会练读诗句。
(4)学生汇报朗读一一自评(他评)一一练读一一分组读。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出示诗句,齐读。
(2)通过“五岭逶迤”、“乌蒙磅礴”体会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
(3)通过“腾细浪”、“走泥丸”体会红军的英雄气概一一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
(4)带着体会练读诗句。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通过影像或文字资料了解“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感受自然环境的险恶和与敌人战斗的激烈,体会红军无畏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2)有感情地练读诗句。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自读诗句,谈自己的理解。
(2)多种形式读诗句,理解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四、回归全文,熟读成诵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的意境。
2.多种形式练读,背诵。
《清平乐·六盘山》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通过对《七律•长征》这首诗的学习,我们对长征、对毛泽东的诗词又有了更多的了解。一起背诵这首诗。
2.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翻越六盘山时,毛泽东作了《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
(1)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请同桌互相听读,纠正读错的字音。结合课后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试着互相解答不懂的问题。
(3)全班汇报交流,读准词语,理解不懂的词语。
2.自由练读课文,读通顺。
三、理解词句意思,体会作者情感
1.全班交流: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些什么?
2.再读,把自己读不明白的地方作上记号。
3.交流疑难,结合预习时搜集的资料讨论理解。
4.结合学生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
四、多种形式练读,背诵
五、练习书写生字,默写《清平乐•六盘山》
★“七律”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本句“水拍”原作“浪拍”。作者自注:“水拍:改浪拍。这是一位不相识的朋友建议如此改的。他说不要一篇内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诗刊》1957年1月号发表时己改为“水拍”。
臧克家关于“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讲解:写实中还多少含有象征意义。就在这大渡河上,太平天国的名将石达开,曾遭到覆灭的命运,而今天的人民革命的红军队伍呢,却能以少胜多,冲破敌人的追击、阻拦,冲破天险,像一股势不可挡的铁流。大河渡过了,大山踏过了,胜利在握,目的地在望,这种“开颜”,不同寻常。这“开颜”不只是一个人的,也不只是“三军”的,它是一种克敌制胜的革命乐观主义情调的充分发扬。
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红军主力在毛泽东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快要到达金沙江畔的时候,太阳己经落山,远远望去,乌黑乌黑的一长列大山横在眼前,金沙江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滚滚江水飞溅起层层浪花,撞击着两岸的云崖,发出轰轰的巨响。正是:金沙江水浪滔滔,两岸峭壁插云霄,巨浪翻滚几丈高,船行水上一叶漂。敌人为了阻挠红军北上,又封锁各处渡口,而且抢去了江面所有的渡船。但是红军战士按照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扰乱敌人视线,同时又顺利地俘获了敌人侦察用的两只船。结果我军不费一枪一弹,捉到俘虏六十多个,夺取了金沙江的主要渡口。很快,红军所有大队人马,全部胜利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胜利。
★清平乐():词牌名。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词”原来是歌唱用的唱词,都配有曲调,因此最早叫做“曲子词”。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绝大多数的词调都己失传,变得只能吟诵而不能按原调唱了。词的句子大都有长短,字音平仄和押韵方式都有一定的格律,但也有少数词人在个别地方对格律不太严格。词牌最初有一部分是根据词意命名的,后来的作词者大都只按照一定词牌的格律来“填词”,词意不再与词牌有关,而在词牌之外可依词意另标题目。
教学设计
《毛泽东诗词两首》教学设计四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内容。
2.理解诗词的意思,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学习和发扬长征精神,磨炼意志,培养乐观向上的情感态度。
4.背诵课文,默写《清平乐•六盘山》。
【教学重点】
理解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图片或影像资料,长征路线图。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红军长征和毛泽东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七律•长征
一、谈话导入,了解诗题
1.课前同学们搜集了有关长征的资料,请为大家讲讲你所了解的长征。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当补充介绍长征背景。
中国工农红军为北上抗日,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自己的实力,于1934年10月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指图)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天险,四渡赤水,越过气势磅礴的乌蒙山,接着又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然后爬雪山,过草地,最后翻过岷山,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徒步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完成举世无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3.当年毛主席亲自率领红军进行长征,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已经胜利在望,毛主席回顾长征走过的路程,心潮澎湃,激动地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而且还亲自向红军战士朗读了这首诗。板书诗题,齐读。(《七律•长征》1935年10月)
4.简要介绍体裁。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句要押韵,中间四句要对偶。
5.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英雄史诗。让我们一同步人这首诗歌,与那伟大的红军战士们同“走”长征路。
二、初读诗歌,了解内容
1.自由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
2.抽生读诗,教师相机提醒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3.全班有节奏地朗读全诗。
4.学生再读诗歌,试着结合注释了解诗的内容。
5.学生交流对全诗内容的理解,教师只作提示和引导。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人云的悬崖峭壁,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三、细读理解,体会诗境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全诗,试着勾画出这首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2)从这句诗中,你读懂了什么?(“万水千山”原意是指无数的山无数的水,诗中是指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只等闲”,只当作平平常常的事。)
(3)红军把无数艰难困苦只当作平常事,“万水千山只等闲”使你感受到了什么?(感受到红军那种蔑视一切困难,英勇豪迈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这种感情呢?(高亢有力)学生练读,抽生试读,生评,师范读,生再读。
2.“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从“逶迤”、“磅礴”两个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山的绵延,山的高大。红军长征的艰难。)
(2)绵延曲折的五岭山脉,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气势宏大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就像泥丸在脚下滚过。在这句诗中,诗人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夸张)从这个夸张的句子中,你体会到红军怎样的气概?(英勇豪迈的气概,不把一切困难放在眼里——藐视并战胜一切困难。)
(3)红军正是因为有这种英雄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才能跋山涉水,披荆斩棘,纵横于万里征程。让我们用铿锵有力的朗读,再现红军的豪迈气概。多形式指导朗读。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你知道这句诗里讲述了红军长征中的哪两次战役吗?(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
(2)如果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准备充分,可让学生讲讲这两次战役,老师再补充。
巧渡金沙江:1935年5月,红军主力在毛主席率领下,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快要到达金沙江畔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远远望去,乌黑的一长列大山横在眼前,金沙江两岸都是悬崖峭壁,滚滚江水飞溅起层层浪花,撞击着两岸的云崖,发出轰轰的巨响。正是:金沙江水浪滔滔,两岸峭壁插云霄,巨浪翻滚几丈高,船行水上一叶漂。敌人为了阻挠红军北上,又封锁各处渡口,而且抢去了江面所有的渡船。面对汹涌的江水,狡猾的敌人,红军战士采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扰乱敌人视线,同时又顺利地俘获了敌人侦察用的两只船。结果我军不费一枪一弹,捉到俘虏六十多个,夺取了金沙江的主要渡口。很快,红军所有大队人马,全部胜利渡过金沙江,跳出了几十万敌人的包围圈,取得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
(3)听了这些介绍,你有什么感受?“金沙水拍云崖暖”是什么“暖”(心里暖。红军巧渡金沙江后,充满胜利喜悦的心情。)
(4)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的斗争有智取,也有恶战。金沙江是智取,大渡河则是一场恶战。
飞夺泸定桥:1935年5月,刘伯承、聂荣臻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为了争取时间渡过插翅难飞的大渡河,派红4团抢在敌人援兵到达之前夺下泸定桥。泸定桥桥面木板已经被拆除,桥下河水汹涌咆哮,对岸是泸定城,敌军已经筑好工事,黑洞洞的枪口指向泸定桥。下午4时许,在全团激昂的军号声中,夺桥战斗打响了。各种轻重火器向对岸发出密集的弹雨,22名共产党员和积极分子组成的突击队攀上铁索,向对岸爬去,在敌人的枪弹中,有人中弹掉下桥去,但突击队员仍顽强地一步步接近对岸,后续部队则一边铺木板一边跟进。敌人在桥头燃起大火,但也未能阻止我军的突击队员,他们穿过熊熊烈火,迅速消灭了守桥之敌,并支援后续部队攻占泸定城。飞夺泸定桥的成功使红军转危为安,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5)“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寒”让你想到什么?(想到大渡河两岸悬崖峭壁,令人心惊胆寒,另一方面想到红军浴血奋战,惊险悲壮。)
(6)这句诗既写了胜利的喜悦又写了惊险悲壮的战斗场面,我们应该如何去读呢?(生练读,师指导,读出这句诗前后情感的变化。)
(7)课间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五岭”、“乌蒙”是“山”的代表,“金沙江”“大渡河”是水的代表,红军在长征时,是不是只过了五岭山脉、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这些山山水水?在这首诗中,诗人是怎样概括的?(万水千山),那么万水千山与五岭山脉、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是什么关系?(概括与具体,总写与分写)
4.“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翻越雪山意味着长征即将胜利,红军战士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取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在这胜利的时刻,红军战士是什么样的心情?(更加欣喜)诗人在诗句中是怎样描述红军欢庆胜利的喜悦场面的?(尽开颜)
(2)翻越了白雪皑皑的千里岷山,红军战士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试着用我们的朗读感受红军胜利后的喜悦。(学生试读体会,教师指导朗读。)
四、吟诵诗句,背诵诗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自由谈自己学完这首诗后的体会,教师相机引导提炼。
2.多种形式练读全诗,熟读成诵。(引读背诵,小组合作读背,看板书练习背诵等。)
3.检查背诵。
清平乐•六盘山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
1.介绍词的创作背景。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在战斗胜利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翻越六盘山时毛主席作了《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3.教师简介课题:清平乐是词牌名,是决定音韵和格律的。
二、通读全词,读通读顺
1.自由读这首词,结合注释读出节奏和停顿。
2.检查读词。提示词的上阕和下阕间的停顿。
3.全班齐读这首词。
三、细读理解,体会情感
1.指名读词的上阕,想一想,作者看到了什么?(秋高气爽,天气晴朗,碧空万里飘着几缕淡淡的白云,停立山顶,极目凝望着一行行南飞的大雁,直到它们消逝在碧空的尽头。)
2.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什么?请大家把词中的句子画出来。
3.从“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句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结合《七律•长征》体会。(毛主席借此抒发红军长驱二万五千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英雄气概和壮志豪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词的上阕。
5.自读词的下阕,说说,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作者看到:六盘山的高峰上,旗帜在西风里飘扬。想到: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6.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谈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词的创作背景理解这句话。(“今日长缨在手”表明革命力量的强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具备推翻反动势力的条件。“何时缚住苍龙?”“苍龙”借指日本帝国主义。这里包含着共产党当时发动群众、团结抗战的政策思想和一定能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远大预见和坚强自信。这一句,洋溢着积极乐观的精神,同时抒发着豪壮的宏志,既是对长征胜利的总结,又是对未来革命前景的展望。)
7.再读这首词,说说在这首词里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抒发了作者彻底打垮日本侵略者的坚强决心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四、总结升华,完成练习
1.学完了《毛泽东诗词两首》,请你谈谈通过学习这两首诗词,你对伟大领袖毛主席又有了哪些了解?从这两首诗词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毛泽东怎样的胸怀?(从这两首诗词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博大的胸怀与豪迈的气概。)
2.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不到长城非好汉”给你的启示。
3.默写《清平乐•六盘山》。
教学设计
《毛泽东诗词两首》教学设计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毛泽东创作这首词的历史背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读这首词。
【教学难点】
体会词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件(长征路线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板书,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2.教师解释课题:清平乐是词牌名,是决定音韵和格律的。
3.教师简介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二、读通词,掌握相关的生字新词。
1.学生自由读词,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尽量读出韵律来。
2.检查学生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重点指导“缚”的声母是“f”,“陕”是卷舌音,“缨”是后鼻音;“雁”的里面是两个单人旁,不要写成双人旁。
3.学生齐读生词后正确、流利、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读懂课文,深入了解词的背景。
1.教师导读:这首词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读中学习并掌握本课的其他生字新词,再和同桌说说毛主席创作这首词的背景。
2.检查课文的朗读情况。
3.指名反馈(要求简单地复述课文内容,也就说出了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4.教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出示红军长征路线图,一边看图,一边介绍创作背景。
5.教师引导: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你能想像出毛主席当时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吗?
6.学生怀着喜悦、激动的心情读一读,读出革命者对胜利的信心和期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毛泽东领导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挽救了中国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同学们课后还可以搜集有关红军的资料,加深自己对长征的了解。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
2.熟读词,读出词的韵律来。
3.搜集毛泽东主席的其他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词,理解词的意思,体会此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总结全文,诵读毛泽东主席的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词,背诵这首词。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努力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配乐朗诵《长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认读上节课学过的生字词。
二、理解词的意思。
1.教师出示注释,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说说《清平乐·六盘山》这首词的意思。
(六盘山、望断、红旗、长缨、苍龙)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词的理解。
三、品读,体会情感。
1.指名读词额上半阕和下半阕,想一想,作者都写了哪些景象?
2.指名反馈:上半阕,作者看到了什么?
3.师导:这是词人远眺六盘山所见到的景象,这让他想到了什么?请大家把词中的句子画出来。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词。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下半阕,说说作者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6.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拓展延伸,读《长征》。
1.教师:同学们,翻过六盘山,红军长征即将胜利,能不高兴吗?在这漫长的长征路上苦难重重,但是我们的红军战士从未畏难过。你们听――课件配乐朗诵毛泽东的《长征》。
2.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诗词,集体交流。
五、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克服万难、流血牺牲争取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建设祖国,为祖国争光。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词并背诵词。
2.开展毛泽东主席诗词朗诵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