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参精要
《积累与运用(五)》教参精要
“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发现新知,重点在于掌握对话的三种形式。
“词语拾趣”以词语转换的形式扩词,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互动平台”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叠词在表达上的作用。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能对一件事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习作百花园”是一篇想象作文,能根据语文书的封面展开丰富的想象。
建议本课教学用3~4 课时。
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句子中说话人在前、在中、在后时,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2.了解叠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能在交际场合中对大家关心或感兴趣的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根据书的封面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
5.运用已学方法自主阅读短文。
【教学准备】
教师:叠词卡片,词语接龙所需的生字卡片,搜集的新闻报道稿等。
【教材简析】
“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发现新知,重点在于掌握对话的三种形式。“词语拾趣”以词语转换的形式扩词,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互动平台”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叠词在表达上的作用。
“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能对一件事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
“习作百花园”是一篇想象作文,能根据语文书的封面展开丰富的想象。
建议本课教学用3〜4课时。
【解读与提示】
“温故知新”:通过复习这几种形式的对话,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不同之处。同时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
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二
一、温故知新
1.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读一读这三句话,说说写对话时要注意些什么?
(2)小结。对话的三种形式,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时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2.再读,体会表达效果。
通过反复朗读,体会不同的对话形式在表达上的不同效果。
3.运用。
(1)根据人物的性格特点,运用恰当的对话形式,写一两句人物的对话。
(2)交流点评。
二、词语拾趣
1.自由读第一排范例,说说发现了什么。
2.同桌合作读,完成后面的词语接龙。
3.教师抽读。
4.开火车接龙。
三、互动平台
1.自由读,说说自己从这几段话中知道了什么。
2.指名举例说说什么叫叠词。
3.同桌比赛:看谁知道的叠词多。
4.举例体会叠词的表达效果。
(1)生动形象。
(2)富有美感和韵味。
(3)感觉亲切。
5.试着运用叠词说一两句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刘翔创造亚洲奇迹》和《亚洲飞人一一刘翔》。
2.用自己的读书符号,留下你阅读的痕迹,记下你阅读中的感悟。
3.引导学生交流读后感悟。
(1)说说这两则新闻报道分别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倾向?
(3)说说你对新闻报道的认识。
五、口语交际:说出自己的见解
1.课中联系旧知,引出话题。
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我们认识到:一场暴风雨,有的人认为是一种毁灭,可拉法埃莱•费拉里斯却认为它带来的是更加绚丽华美的景色;在多数人眼里,丝瓜是再常见不过的了,可季羡林先生却认为它是那么神奇,仿佛既有思想,又有行动;有人觉得兰花要种在花盆里,有人却觉得还是长在空谷的幽兰好;就连那小小的天窗,也会让我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来。
我们认识到: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看起来很平常的现象,很普通的事物,人们往往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你心中也一定有你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看法。想不想说出来,看看其他同学和你的想法有没有不一样?(板书课题)
2.进行了解。
3.交流了解情况。
(1)同学间互相说说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事情。
(2)说说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交流可先在小组内进行,然后在全班组织开展。师指导学生要态度大方、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尤其是有独特的见解方面要进行互提意见、互相评价。
六、习作百花园
1.联系课文,复习写法。
(1)在本单元的课文中,你学到了哪些状物的方法?
(2)《天窗》一课中,你懂得了怎样去展开想象?
2.指导观察和想象。
(1)看看语文书封面上有些什么?具体说说他们的样子,色彩等。
(2)这些会让你想到什么?
3.构思习作。
你是怎么说的,你就怎么写。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口头语言转变为书面语言。知道作文就是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以书面语的形式写下来。
4.自读自改。
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知道修改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
5.师生合作,当面评改,以点带面。
老师重在指导作文修改的方向和方法。
6.分小组,学生互评自改。
指导学生在互评过程中,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学习别人的长处。同时在评别人的作文中自己学会思考,力求得到一些启发。运用修改符号,反复修改,养成良好作文习惯。
7.小组内互相赏读。
8.面向全班赏读,增加学生习作的信心和兴趣,互相取长补短。
本单元以“中外古典名著”为专题,选编了4篇课文和一个积累与运用。4篇课文中,有我国著名教育家朱熹的文言体议论文《熟读精思》(节选);有从我国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节选的《空城计》;有古希腊神话故事《天上偷来的火种》;有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童话叙事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4篇课文体裁不同,文质兼美,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人类优秀文化的魅力。同时,这4篇课文篇篇充满人文色彩,语言风格迥异,一定会充分调动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中外古典名著是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吸收了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智慧,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阅读名著,对增益智慧、陶冶情操、提升语文素养至关重要。本单元教材编写意图,就是为了让学生开阔文化视野,尊重多元文化,感受中外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本单元课文,要注意中外传统文化和不同体裁的特点,重点引导学生多读、多讲,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表达方法和语言特点,体会故事蕴涵的哲理和情感。学习简要概括内容、复述故事,练习讲故事。因本单元课文都是从名著名篇中节选或改编的,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课文为生发点,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外阅读中去,激发他们阅读中外古典名著的兴趣。
紧扣单元主题和课文内容,教材还在“积累与运用(六)”中安排了相关的练习:“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发现文言字词古今义的差别;“语海拾贝”积累蕴涵人生哲理的名言警句;“互动平台”交流学古文的方法;“综合性学习”开展“古典名著阅读交流活动”;“自主阅读园地”选编了我国著名童话剧本《马兰花》;“习作百花园”要求模仿《马兰花》的形式,将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改写成童话小剧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加强单元整合,借“题”发挥,瞻前顾后,整体推进,切实提高单元教学的实效。
教学设计
《积累与运用(五)》教学设计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句子中说话人在前、在中、在后时,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
2.了解叠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3.能在交际场合中对大家关心或感兴趣的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根据书的封面展开想象,写一篇作文。
5.运用已学方法自主阅读短文。
【教学准备】
搜集叠词,搜集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选择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为辩论会做准备。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自读“温故知新”里的三个句子,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都是对话的描写。)
2.再读,发现三个句子的不同点。(三个句子中,说话人的位置不同。)
3.再仔细观察,三个句子中,说话人位置不同,所用的标点符号有什么不一样。(对人物的语言都用上了引号,但说话人在前时,要用冒号;说话人在中间时,用逗号;说话人在后面时,直接在句末加句号。)
4.在课文中找出对话描写的句子,验证一下,是否说话人所在的位置不同,所用的标点也不同,而且标点的使用与自己的发现是否一样。
5.试着写几个人物对话的句子,注意说话人在前、在中、在后时标点符号的运用。
二、词语拾趣
1.自由读第一排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试着完成第二排词语的转换。
3.自主完成第三、四排词语的转换。
4.全班交流,发现可以通过不同的词语完成转换。
三、互动平台
1.自由读三个同学的对话,想一想:他们的对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列举出前面课文中学习运用叠词的例子,并说说自己体会到的叠词运用的作用。
3..你在自己的作文中也一定运用过叠词,举出这样的例子,并谈谈自己为什么要在此运用叠词。
4.试着运用叠词说一两句话。
四、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阅读两篇新闻报道,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进行批注。
2.全班交流。教师用问题检测自主阅读的情况。
(1)说说这两则新闻报道分别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2)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倾向。
(3)说说你对新闻报道的认识。
3.交流课前搜集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
五、口语交际
1.根据课前同学们选择的感兴趣的辩论话题把全班分成两组。
2.交代辩论注意事项。
发言时,尽量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有条有理,体态大方;辩论时要注意用事实说明观点;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认真思考,边听边做简要记录,以便有更强的针对性。
3.各组分别选出两名同学组成“评委组”,对辩论双方的理由、言行、态度、倾听等进行评价。
4..各组围绕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展开辩论。
5.“评委组”成员对两组队员的表现进行评议。其他同学也可随时补充点评。提示:评议者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辩论双方,肯定别人优点,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六、习作百花园
1.在前面两单元课文的学习中,我们常常被作者丰富的想象所打动。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如《天窗》中的想象;黄河大合唱》中的想象。)
2.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总能带给我们许多美好的感受。今天我们就利用语文书的封面,尽情享受想象的乐趣。
3.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语文书的封面,看看图画里的树林、小路、小鸟、人物都让你想到了些什么?在这里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4.观察图画时,还要注意分清画面内容的主次。在观察人物时可以从人物的着装、外貌、神态、动作人手进行想象,揣测人物的心理及语言。
5.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象,互相启发。
6.把自己的想象写下来。
7.运用修改符号,自读自改。
8.全班共同评改有代表性的习作。
9.同桌互相评改作文,取长补短。
10.誊写作文。组内赏读,全班赏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