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2,53页主题图、例1、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10角,1=10分。

3.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

4.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勤俭节约、合理用钱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10角,1=10分。

教学难点:知道1=10角,1=10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币值的模拟人民币若干、多媒体课件、视屏展示台。

学生准备:各种币值的模拟人民币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课件出示主题图):孩子们,周末我想到这个商场给孩子买一个书包、一本字典,必须带上什么?

学生到商场购买东西必须带上钱。

教师:每个国家的钱都有自己的名字呢。(课件出示:美国、日本、中国等国的钱,并告知学生:美国的钱叫美元,日本的钱叫日元,中国的钱叫人民币。)我们平常所用的钱就是人民币。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人民币。

板书课题:认识元、角、分。

[点评:课件出示老师到商场购买东西的情景,让学生在购物活动中感受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教师介绍美国、日本等国家的钱,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也加深了对人民币的认识。]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感知人民币

把各种面值的模拟人民币贴在黑板上,教学生一一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教师:仔细观察,你能把贴在黑板上的人民币分一分吗?

教师小组内交流,怎样分的?

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这样分:

纸做的分一类,金属做的分一类。

教师顺势指出:用纸做的人民币叫纸币,用金属做的叫硬币,所以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两类。

‚数字相同的一类。

ƒ几分的一类,几角的一类,几元的一类。(待学生分好后,每一类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教师:第1排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第2排,第3,4排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教师: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辨认人民币辨认1元纸币。

教师:(视屏展示台展示1元纸币)你是怎样知道这张人民币是1元的呢?

学生:因为上面有“壹圆”两个字。

教师:这里的“圆”和“元”是相通的,这是辨认人民币的一个重要标志。还可以从哪些地方辨认出它是1元呢?(多媒体课件展示人民币的正面和反面,学生在上面找表示1元的字样。)

辨认其他面值的纸币。

教师:你能找到其他人民币上表示面值的数吗?(会认的学生帮助不会认的学生。)

学生找后,指名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可以从文字和数字两个方面辨认出不同面值的人民 币 。

认识人民币上的不同图案和防伪标志。

教师:人民币上除了有表示面值的数以外,还有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观察人民币上还有不同的图案和防伪标志。

教师:人民币上有不同的图案,但是有一个图案是每张人民币都有的,你们能发现这个相同的图案吗?

引导学生观察国徽的图案后并指出:国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是非常庄严、神圣的,所以我们应该保护人民币。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保护人民币呢?

学生说保护人民币的措施。

教师:刚才我们观察到人民币上有表示面值的数、图案、防伪标志,请拿出你们的钱和同桌一起找一找这些表示面值的数、图案和防伪标志在哪儿。

同桌指一指,认一认;教师抽同学到黑板上指一指,认一认,集体评价。

(3)体验人民币的价值

完成教材课堂活动第1题。

教师:孩子们,你们已经认识了人民币。1元可以买哪些东西?(拿出1元的纸币。)元、100元呢?(学生举例。)

教师:支铅笔大概值多少钱?(学生估计后回答。)

教师:所以,我们不但要会认人民币,还要会估计它们能买些什么东西。知道这张人民币的价值,才算真正地认识了人民币。

[点评:通过感知人民币并进行分类,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面值深刻认识人民币,体会人民币在生活中的价值和作用,让学生对人民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2.教学例2

11元换10

学生:拿出1角的纸币。

教师:我到菜市场买菜需要换一些零钱。(拿出1元的纸币。)老师想把这1元纸币换成一些1角的。你会拿多少张1角的跟我换?学生:101角的。

教师:你们觉得这样换公平吗?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觉得公平。

教师追问:为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1=10角。

课件出示:

21角换10

教师:(拿出1角的纸币)想一想1角等于多少分?

学生根据前面1=10角可以得出1=10分。

课件出示:

3)换钱活动

完成议一议。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点评:通过人民币的兑换活动,让学生清楚地知道1=10角,1=10分。]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完成练习十一第1题,学生做完后订正。

完成练习十一第2题,学生做完后订正并说出判断大小的理由。

[点评:通过第1题的练习,让学生加深对人民币面值的辨认及价值的认识;通过第2题判断大小的练习,让学生深刻建立元、角、分 的概念。]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教师: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些什么?

鼓励同学们到商场购物,了解人民币的价值。

[全课总评:教师重视从生活情景中引入数学问题,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对学习的影响,加强人民币的辨认、兑换等活动操作,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主动建构元、角、分的概念,知道1=10角,1=10分。本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创设情景,产生认知需要。教师创设商场购物的情景,让学生产生认识人民币的需要。二是发挥学生主体,主动辨认面值。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辨认人民币的生活经验。教师依靠“小老师”,引导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这样,让学生的生活经验直接作用于学习,不仅缩短了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而且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兴趣,并从中获得成功体验。三是开展活动,主动建构模型。俗话说“经历的东西是最容易记住和理解的。”教师充分让学生在说一说、换一换的活动中,了解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知道1=10角,1=10分。]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