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认识人民币  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4页例4及相应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经历人民币数量的计算过程,使学生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巩固人民币的单位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小黑板或视屏展示台。

学生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

教师: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并对人民币进行了简单的换算,你们学得很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人民币,看谁表现最好。

教师:谁来说说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学生: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教师:1元等于几角?1角等于几分?

学生:1元等于10角,1角等于10分。

小黑板或视屏展示台出示:

20=(   )      62=(    )

34=(    )元(  )角

教师:这些该怎么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人民币的计算。

板书:人民币的计算。

[点评:从总结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及操作表现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由旧引新,揭示课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教学例4

1)单名数化单名数小黑板或展示台出示:

4=(    )    5=(       )

60=(     )

学生先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怎样想的?

全班交流并引导孩子规范地说出想的过程:

4=(40 )

因为1角等于10分,4角里面有410分,所以4角等于40分。

5=(50

因为1元等于10角,5元里面有510角,所以5元等于50角。

60 =(6

因为1元等于10角,60角里面有61元,所以60角等于6元。

2)单名数化复名数,复名数化单名数小黑板或展示台出示:

13=(     )元(  )角                     23=(  )

教师:想一想,该怎么算?

教师:独立思考后跟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回答:13=(1元(3 )角。

学生:把13角分成10角和3角,10角等于1元,所以13角等于1 3 角。

23=(23)角。

学生:元等于20角,20角加3角就是23角,所以23角等于23角。

[点评: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知道学生能熟练地背诵“1=10角,1=10分”但运用它将单名数化复名数,复名数化单名数,他们会感觉很困难。因此,在教学时,遵循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弄清单名数化复名数,复名数化单名数的方法。]

2.练习十一第4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并让学生说清计算方法。

如:5=(50 )分,因为1角等于10分,5角里面有510分,所以5角等于50分。

16=(1)角(6 )分,因为16分可以分成10分和6分,10分等于1角,所以16分等于16分。

13=(13)角,因为1元等于10角,10角加3角就是13角,所以13角等于13角。

对算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对算错的学生给予鼓励并及时纠正。

[点评:及时练习反馈,以便教师准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方法,使学生有效学习。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规范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过程的习惯。]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小黑板或展示台出示:

6角=(         )      9元=(          )

68角=(             )                   

7元4角=(        )

25分=(         )                   

1角7分=(         )

学生快速说出结果。

教师对回答正确的给予表扬,回答错误的给予鼓励并及时纠正。

[点评: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快速说出结果,通过师生互动评价,使学生理解并较熟练地掌握人民币的计算方法。]

2.练习十一第6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数的组成,接下来我们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人民币。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6题,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集体评定,并引导学生说出以下题目的算法:

16可以分成(1)个十和(6)个一,16角是(1 )(6 )角。

学生:16角可以分成10角和6角,10角是1元,所以16角就是16角。

17里面有(1)个十和(7)个一,17分是(1 )(7 )分。

学生:17分可以分成10分和7分,10分是1角,所以17分就是17分。

教师对计算正确、算法说清的学生给予表扬,对算错或能算对但说不清算法的学生及时纠错并引导,力求每个学生不但会算,还会说怎样算的。

3.练习十一第5

学生自读题目后全班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后互动评价,得出正确的结果。

[点评:教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数的组成解决人民币的计算。实质上是教师利用迁移规律,将数的组成迁移到人民币计算中,向学生渗透直观、抽象、类推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小朋友们知道了些什么?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答。(略)

[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枯燥的练习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师抓住这一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适时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坚持独立思考,培养思维能力。教师利用学生的元认知结构——人民币的换算经验,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弄清人民币的计算方法。三是坚持互动评价,发挥评价功能,通过师生互动评价,让学生在辨析中理解算法。四是坚持迁移类推,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数的组成,一年级的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教师将数的组成迁移到人民币较复杂的计算(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中,渗透直观、抽象、类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