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主题图、例1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认读整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屏展示台。
学生准备: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情景激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竖起你们的小耳朵,请仔细听!(多媒体课件播放钟表清晰的滴答声。)
教师:对,是钟表发出的声音。钟表在生活中的用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2.引发认知,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单元主题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自由地说。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起床,你能知道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起床吗?(早上。)你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点评: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钟表滴答声音,调动学生的听觉,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唤起生活经验,在听、猜、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体会认读钟表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教师:咱们先一起到钟表店去参观一下(播放多媒体课件)。哇!这么多好看的钟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钟表哪些地方不同?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抽学生汇报:它们的形状不同,样式不同;有的钟表有12个数,有的没有……
引导学生说出:有的钟面上有指针和数字,有的只用数字显示时间。
教师:对,这些钟表虽然各不相同,但都能表示时间。像这种只显示数字的叫电子钟,在生活中你们从哪些地方见过这种钟表?
教师:其他的这些钟表都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些钟表都有指针、数字。
教师:钟面上藏着哪些知识呢?请拿出你的钟面模型,仔细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然后把你知道的、发现的说给同桌小伙伴听一听,比比谁观察得最仔细,说得最清楚。
学生独立观察,同桌讨论,再抽学生汇报。
多媒体放大显示一个钟表,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介绍时针、分针,让学生用手指比划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介绍什么是顺时针方向,然后进行拨针小比赛。
[点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011年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弥补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和个体差异,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等活动中动手探究、合作交流、相互促进,激活儿童思维。]
2.认识整时
教师:分针和时针不停地转动着(多媒体课件演示转动的钟)当他们转到这里的时候,你知道是多少吗?(教师贴出例1中第一个钟面。)
学生:8时。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的?(并明确告诉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教师:看看这时钟面的时针、分针分别指到哪里?(板书:看分针、时针。)
教师:议一议这个钟面表示什么时间?(板书:议。)
教师:看看早上8时图上的孩子在干什么?(上学。)想想每天早上的8时你在干什么?(板书:想。)
教师:如果没有钟表告诉你是早上8时,你怎样判断大约是早上8时了呢?
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对,如果我们会用周围的环境来判断时间,小朋友们每天都能准时上学了。
教师:让我们来认识12时吧。
多媒体显示教科书第59页第2幅图,让学生用刚才认识钟表的方法:看、议、想,观察图片,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自己认识钟面上的时间是12时,过程与认识8时相同,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归纳认识整时的方法
教师:观察这两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到8就是8时,指到12就是12时。
教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怎样认整时?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组织汇报。
学生:分针指到12 ,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教师同步板书。)像这样的时刻就是整时。
[点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怎样认整时,用看、议、想的方法,由感性到理性,自然流畅,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位地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又为以后认识几时半打下了基础。]
4.互动拨钟
教师:刚才你们都会认读整时了,那你们能像老师那样拨出整时吗?请拨出5时,请拨好的学生举起钟面,看谁拨得又对又快。再过1时是几时?再过2时呢?
让学生上台说说是怎样拨的。如果发现错误,就及时纠正。
多媒体课件出示拨到10时的钟面,问学生是几时,并问学生这个时间在干什么?
学生:10时我在睡觉;10时我在上学。
教师:为什么同样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睡觉,有的在上学呢?
学生:因为一个是晚上10时,一个是上午10时。
教师:原来一天有2个10时。为了表达清楚你想说的时间,有时需要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教师:你也想当小老师考考同桌小伙伴吗?(一个小朋友说,另一个拨,拨好后交换。)
[点评:在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拨钟练习及时拓展思维:过1时是几时?过2时呢?为什么同样是10时,有的在睡觉,有的在上课呢?让学生感知24时计时法,一天有24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5.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师:早上老师要8时到校,今天早上我到校门口时看了一下手机(多媒体课件显示8:0)你们认为我迟到没有?
学生回答。(略)
教师:像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叫电子表表示法,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
学生:电脑右下角有、公共汽车上有、车票上有、收银小票上有等。(多媒体展示学生提到的各种生活情景中的时间表示画面。)
教师:你会认电子钟了吗?该怎么写时间呢?
学生:用2个小圆点把左边的时和右边的分隔开,是几时就在左边写几,右边再写2个0表示整时,如8:0。
学生在教科书上写出8时和12时,然后评价。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么认整时和表示整时的两种方法,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运用这些知识。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1.实践运用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军一天的学习生活安排,让学生观察,说说几时小军在做什么。让学生在作业纸上用两种方法记录小军做事的时间。
教师:看了小军的作息时间表,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回答。(略)
教师:对,我们应该像小军学习,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做健康快乐的好孩子!
2.拓展思维,了解钟表文化
教师:你知道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还没有发明钟表的时候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吗?咱们来了解一下。(多媒体课件出示古代人们的计时方法。)
[点评: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前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热爱数学的情感意识。]
3.创意设计:快乐的星期天
教师:用今天学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学生自己设计,把想法说给同桌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安排最合理有趣。
学生交流汇报,集体评价。
[点评:让学生自主设计快乐的星期天,运用已学的知识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既激发了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反思总结,归纳提升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时间就像小马车一样,滴滴答答地向前跑,希望大家都要珍惜宝贵的时间,努力学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已有的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认一认、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总结为数学化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养。具体有以下特点:一是精心设计情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如开课时让学生听钟表清晰的滴答声,猜猜新朋友是谁,以及看手机判断老师是否迟到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看电子表。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手机、电脑、电视,对“00:00”这样表示时间的方式很熟悉。这样的情景贴近生活,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过,学习后能为生活服务,从而引发学生认识钟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突出动手操作,如拨一拨钟面,同桌两人互拨互说;转动画面拨时刻;练习书写时间。在这些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三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如在“认钟面”这一环节中,小组内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参与观察、表达、交流,感性地接触到钟面,然后在反馈中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再从小朋友自己的语言中提炼所要学习的中心内容。再如,结合观察小军一天的生活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结合创意设计快乐的星期天。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强调分工协作,不同意见商量磨合,每个学生都是主人,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
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例2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几时半。
2.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3.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几时半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能认读几时半。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屏展示台。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钟表,会认钟面上的整时,下面老师考考大家。
多媒体课件出示题目。
(1)填一填:
现在钟面上的时针指着( )分针指着( )所以是( )或( )。
(2)先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再写下来。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什么是整时?认整时关键要看什么呢?
引导学生理解,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认钟表时关键看时针、分针指的是多少。
2.揭示课题
教师:今天我们在小朋友已经掌握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认识钟表。
[点评:通过复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认识钟面及整时的有关知识获得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后继学习搭建平台,让学生运用认识整时的方法来学习认识几时半。]
二、探索新知
1.自主学习,认识几时半
多媒体课件展示9时钟面。
教师:这是几时?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学生:9时。
多媒体课件展示:分针转到6,时针转到9与10中间。
教师:这时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分针转到6,时针转到与9与10中间。)
教师:现在钟面上表示的时间还是整时吗?(不是。)像这样的钟面还有两个。
多媒体课件展示3时半、8时半的钟面。
教师:请小朋友们用我们上一节课认识整时的方法——看、议、想,任选一个钟面来讨论。
学生讨论后,一组一组地上讲台汇报。
学生甲:我们小组讨论的是第2个钟面。它的分针指着6,时针指着3和4的中间,我们猜测它是3时半。
学生乙:为什么呀?
学生甲:刚才时针指着3,分针指着12是3时,现在时针指着3和4的中间,既不是3时,也不是4时,分针又指着0到12的一半——6,所以我们猜它是3时半。
教师:有道理吗?(有道理!)我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那每天3时半的时候你在干什么?你的家人在干什么?如果没有钟表告诉你是3时半,你怎样判断大约是3时半了呢?
教师引导学生用看、议、想的方法认识几时半,学生继续汇报,不足的地方同组同学可以补充。
教师:谁再来汇报?
教师:刚才你们认识的9时半、3时半、8时半都是几时半的时间。
2.归纳认识几时半的方法
教师:观察这三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组织汇报。
引导学生理解,分针都指着6 ,时针指到两个数字的中间,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教师:认几时半关键要看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分针指到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教师同步板书。)像这样的时刻就是几时半。
3.几时半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师:刚才你们认识的9时半、3时半、8时半都是几时半的时间,它们在电子钟上是怎样表示的?(板书9时半的电子时间,另外两个时间抽学生到黑板上写,其余学生写在作业本上。)
4.互动拨钟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几时半的时间?它们的分针、时针分别该指到哪里?这个时间你们在做什么?
学生说时间,全班拨,并抽学生汇报拨法。
同桌两个一人说,一人拨,然后交换。
师生共同归纳小结认几时半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分针指到6,看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教师:今天认识的几时半和前边认识的整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都要先看分针和时针,整时分针指到12几时半分针指到6。
[点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认识整时的经验,把看、议、想的方法迁移到认识几时半的教学中,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练习应用
1.实践运用
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1,2,3题。
利用前面学过的整时、几时半的知识猜一猜下面的活动大约是什么时间:看大风车节目的时间;早上上学的时间;上午第2节课的时间;晚上睡觉的时间。
课件出示连一连:
下面是一架飞机从重庆起飞的时间和到达北京的时间,你知道这架飞机是上午( )起飞,中午( )到达的。
2.拓展思维
多媒体课件显示情景图片:兰兰本周星期天准备洗红领巾,看电视,做作业,到书店买几本故事书。
要求:请你利用今天学习的整时、几时半的知识帮她设计。她可以什么时间洗红领巾,什么时间看电视,什么时间做作业,看谁安排得最合理。
[点评:练习过程也是一个活动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并且在练习中还对知识进行了扩展,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识整时的经验,把看、议、想的方法迁移到认识几时半的教学中,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有以下特点:一是加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突出人人参与数学学习的理念。如让学生自己选择9时半、3时半、8时半3个钟面中的一个来认识,这就既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也注重了学生的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持续发展。二是加强直观教学与动手操作实践,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让学生通过互动拨钟的练习,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学生对几时半的认识,建立几时半的概念。]
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0页例3及相应的课堂活动和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大约几时,会用整时、几时30分、大约几时描述时间。
2.体会时间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3.活动过程中培养观察能力、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能认读大约几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屏展示台。
学生准备: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钟表,会认钟面上的整时和几时半,下面老师考考大家。
(多媒体课件出示图例)先读出钟面上的时刻,再写下来。
教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整时,什么是几时半了吗?
引导学生回答: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分针指着6,时针走过几就是几时半。
2.揭示课题
教师:看来我们在认整时和几时半时都要先看它的时针和分针才能做出判断,今天我们在小朋友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再来认识钟表。
[点评:通过复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对整时及几时半的有关知识获得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学生学习新知搭建平台,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大约几时。]
二、探索新知
1.认一认
(1)认识刚过几时
多媒体课件显示7时钟面。
教师:这是几时?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
学生:7时。
教师:小敏这个时间起床,然后吃早饭,(多媒体课件分别出现小敏起床、吃早饭等情景,同时小敏旁边的时钟上的指针也从7时起开始不停地向8时移动。)最后到博物馆,时钟上的指针指向这里的时候,小敏和她妈妈刚好到博物馆门口。(把小敏到博物馆门口时的录像和时钟都定格。)小朋友们认识小敏到博物馆门口的时间吗?
学生可能会说不认识。
教师:现在钟面上时钟和分钟分别指向几?
引导学生回答:时针刚过8,分针指到1。
教师:现在是什么时间呢?(多媒体展示分针倒回来,刚好指到12。)这时是什么时间?
学生回答:8时。
多媒体课件演示分针从12走向1。
教师:现在呢?
学生可以体会到是过了8时。
教师:8时过得多不多呢?
让学生意识到过得不多,刚刚走过8时。
教师:这时我们可以说刚过8时。
学生用钟面模型拨一拨,先拨到8时,再把分钟拨过12,注意分针不能离12太远,展示学生拨的刚过8时的钟面。
引导学生总结:时针刚过8,分针可以拨到走过12的第1小格、第2小格或数字1上,总之离12不远,这时钟面上的时间就是刚过8时。
教师:你知道什么叫刚过几时?
学生讨论后回答,整时多一点就是刚过几时。
(2)互动拨钟
教师说刚过6时,学生拿出钟面模型拨,让学生说出拨的方法。学生说全班拨,并集体订正。
同桌两个一人说一人拨,然后交换,说一说拨刚过几时的要领。
2.认识快几时
多媒体课件显示例3的第2个情景图。
教师:看看这个钟面上的时间,你认为是什么时间?
学生讨论,再抽生汇报。
教师:到10时了吗?你是怎样判断的?
引导学生说出从时针看快要指到10,而分针指到11,快到12,所以是快10时了。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快到10时的时针、分针的位置。
你能在自己的钟面模型上拨出快到10时的时间吗?拨一拨。学生拨后全班订正。
教师:请拨出快8时、快12时、快6时。
学生把拨好的钟面拿上台展示,并说拨法,教师引导小结快几时的拨法。
3.认识大约几时
教师:我们这节课认识了刚过几时和快几时,这两种时间和我们已经学习的整时和几时半相比有哪些不同?
学生讨论,再抽生汇报。
教师:几时和几时半准确吗?刚过几时和快几时是非常准确的时间吗?
让学生意识到几时和几时半都是非常准确的时间,而刚过几时不是非常准确,因为过1个、2个小格或几个小格都是刚过几时。只要分针过了12且离12不远,都可以用刚过几时来表示,所以刚过几时和快几时都是对一段时间的估计,都是大约几时。
教师:知道什么叫大约吗?
引导学生回答:大约就是对时间的大概估计。
教师:今天学的内容和前边学习的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回答:快几时和刚过几时都是对时间的大概估计,都离整时不远。
[点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认识整时的经验,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演示,刚过几时和快几时都很接近整时,分针指到12过一点或接近12的位置,时针也是刚过几或快到几。再让学生通过拨钟练习进一步深化、巩固,感受它们的相同点都不是整时,但又很接近整时,所以就是大约几时。这个环节进行有序,张弛有度,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练习应用
1.游戏:找朋友
2.实践运用
学生完成练习十二第4〜6题。
3.拓展思维:教科书第62页思考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适当指导。
[点评:练习过程也是一个活动过程,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和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并且在练习中还对知识进行了扩展,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学生认识整时作为教学设计的起点,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演示,让学生感受到刚过几时和快几时都不是整时但接近几时,所以是大约几时。在教学中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有以下特点:一是加强直观教学与动手操作实践,促进学生的数学理解。让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分针从12走到1,以及互动拨钟的练习,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学生对大约几时的理解。二是通过对比整时和大约几时的区别,加深学生对大约几时的理解,也帮助学生形成整体的认知结构。三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景和数学活动,促进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样设计既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也注重学生的合作交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发展。]
教参精要
《第六单元 认识钟表》教参精要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认知需要。
时间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可以说生活中随时随地都需要用到时间,因此,本单元的教学从题材的选择上就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认识钟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起学生对认识钟表的认知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单元的学习。
2.重视观察和操作活动,多种感官参与认识钟表。
在认识钟表的过程中要加强观察与操作活动。一方面要通过观察情境图、钟面及指针的转动认识钟面,理解并掌握时间的认识方法。观察时既要注意观察的顺序,如对钟面的观察,就要先看时针指向几,确定是大约几时,再看分针指向几,最后综合观察到的信息确定钟面上的时间;也要注意观察的重点,比如认识钟面的观察,应重点观察刻度、指针等。另一方面通过操作活动,增强认识时间的体验,发现钟面指针走动的规律,促进对认识时间方法的掌握。
3.注重数学思考,理解认识时间的方法。
学习认识时间的方法,不但要让学生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的认识方法,还应注意经历认识时间的方法的探索过程,发现钟面上时针与分针走动的规律,促进对认识方法的理解,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一是应注意通过时针和分针都是沿着一个方向走动的(叫做顺时针方向),分针走1圈,时针要走1大格,也就是1时,从而理解整时为什么时针都是指向某个数,分针都是指向12。二是观察发现分针走半圈,时针也只走半格,表示经过了半时,说明时间过了原先的几时,再加半时,因此是几时半。三是时间接近整时,当时间表述要求不那么精确时,可以用大约几时来描述时间。但应注意大约几时不能与整时相差太远,一般不超过10分。
4.介绍数学文化,进行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
一方面应结合钟面的认识,介绍计时工具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感受到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科技的进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2.在经历认识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的过程中,积累认识时间的活动经验,培养观察能力。
3.从计时工具的演变过程中,拓展对计时工具的认识,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4.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及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单元内容分析
认识钟表是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对“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进行认识,为后面学习解决问题做准备。教科书尽可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对钟面的认识只要求认识分针和时针;对时间的认识只要求认识“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学习方式上采用在对具体时间认识的基础上,归纳出认识时间的方法。
认识钟面是认识时间的前提,首先引导学生通过对各式各样钟面的认识,发现钟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电子钟除外),即都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有5个小格,有时针和分针,时针每走1大格表示1时,分针每走1大格表示5分,分针走1圈表示1时。
认识整时是认识时间中最简单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认识整时,发现整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特点,从而掌握认识整时的方法。
认识几时半相对于认识整时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掌握认识几时半的方法,必须通过对钟面的观察,思考时间走过的过程,发现并了解几时半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特点。然后通过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发现几时半时针与分针的位置特点,掌握几时半的认识方法。
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会用大约几时。一般来讲,时间与整时比较接近,相差几分时我们就可以用大约几时表示,因此认识大约几时是生活的需要,有利于灵活表达时间。教科书采用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题材创设问题情境,通过8时过一点或10时差几分这些具体事例,让学生认识到这就是大约8时或大约10时,从而感悟认识大约几时的方法,积累认识时间的经验。
[单元教学重点]
在认识钟面的基础上,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的认识方法。认识时间的方法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比如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是6时,需要学生观察钟面指针转动,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认识方法。
[单元教学难点]
几时半的认识。几时半是分针指着6,时针在某两个数中间。学生往往不能弄清是以哪个数来衡量走过几时,造成认识上的困难。因此,认识几时半是认识时间的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