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认识钟表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9页主题图、例1及相应的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时针、分针,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钟面,掌握整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认读整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屏展示台。

学生准备:一只实物钟表、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情景激趣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它是谁呢?竖起你们的小耳朵,请仔细听!(多媒体课件播放钟表清晰的滴答声。)

教师:对,是钟表发出的声音。钟表在生活中的用处非常大,下面我们看看这样一幅图。

2.引发认知,揭示课题

教师(出示单元主题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学生根据图上提供的信息自由地说。

教师:大家都看到了图上的小朋友正在起床,你能知道这个小朋友什么时候起床吗?(早上。)你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这个小朋友要按时起床,就需要知道时间。在生活中,我们主要靠什么知道时间的?(钟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钟表。

板书课题认识钟表。

[点评: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学生熟悉的钟表滴答声音,调动学生的听觉引发学生的亲切感唤起生活经验在听议中营造积极、活跃、民主的学习氛围。通过让学生观察主题图,体会认读钟表的必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动操作,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教师咱们先一起到钟表店去参观一下(播放多媒体课件)。哇!这么多好看的钟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些钟表哪些地方不同?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抽学生汇报:它们的形状不同,样式不同;有的钟表有12个数,有的没有……

引导学生说出:有的钟面上有指针和数字,有的只用数字显示时间。

教师:对,这些钟表虽然各不相同,但都能表示时间。像这种只显示数字的叫电子钟,在生活中你们从哪些地方见过这种钟表?

教师其他的这些钟表都有什么相同之处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些钟表都有指针、数字。

教师:钟面上藏着哪些知识呢?请拿出你的钟面模型,仔细找一找,想一想,说一说。然后把你知道的、发现的说给同桌小伙伴听一听,比比谁观察得最仔细,说得最清楚。

学生独立观察,同桌讨论,再抽学生汇报。

多媒体放大显示一个钟表,学生汇报后,教师总结介绍时针、分针,让学生用手指比划时针、分针转动的方向,介绍什么是顺时针方向,然后进行拨针小比赛。

[点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011年版)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了弥补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和个体差异,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拨一拨等活动中动手探究、合作交流、相互促进,激活儿童思维。]

2.认识整时

教师:分针和时针不停地转动着(多媒体课件演示转动的钟)当他们转到这里的时候,你知道是多少吗?(教师贴出例1中第一个钟面。)

学生:8时。

教师:你是怎样知道的?(并明确告诉学生在生活中也能学到很多知识。)

教师:看看这时钟面的时针、分针分别指到哪里?(板书:看分针、时针。)

教师:议一议这个钟面表示什么时间?(板书:议。)

教师:看看早上8时图上的孩子在干什么?(上学。)想想每天早上的8时你在干什么?(板书:想

教师:如果没有钟表告诉你是早上8时,你怎样判断大约是早上8时了呢?

引导学生回答。

教师:对,如果我们会用周围的环境来判断时间,小朋友们每天都能准时上学了。

教师:让我们来认识12时吧。

多媒体显示教科书第59页第2幅图,让学生用刚才认识钟表的方法:看、议、想,观察图片,发现问题。

引导学生自己认识钟面上的时间是12时,过程与认识8时相同,但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3.归纳认识整时的方法

教师:观察这两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分针都指着12,时针指到8就是8时,指到12就是12时。

教师: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怎样认整时?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再组织汇报。

学生:分针指到12 ,时针指到几就是几时,(教师同步板书。)像这样的时刻就是整时。

[点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怎样认整时,用看、议、想的方法,由感性到理性,自然流畅,不仅突出了学生的主位地位,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又为以后认识几时半打下了基础。]

4.互动拨钟

教师:刚才你们都会认读整时了,那你们能像老师那样拨出整时吗?请拨出5时,请拨好的学生举起钟面,看谁拨得又对又快。再过1时是几时?再过2时呢?

让学生上台说说是怎样拨的。如果发现错误,就及时纠正。

多媒体课件出示拨到10时的钟面,问学生是几时,并问学生这个时间在干什么?

学生:10时我在睡觉;10时我在上学。

教师:为什么同样是10时,有的小朋友在睡觉,有的在上学呢?

学生:因为一个是晚上10时,一个是上午10时。

教师:原来一天有210时。为了表达清楚你想说的时间,有时需要加上“上午”“下午”“晚上”等表示时间的词语。

教师:你也想当小老师考考同桌小伙伴吗?(一个小朋友说,另一个拨,拨好后交换。)

[点评:在认识整时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拨钟练习及时拓展思维:过1时是几时?过2时呢?为什么同样是10时,有的在睡觉,有的在上课呢?让学生感知24时计时法,一天有24时,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5.整时的两种表示方法

教师:早上老师要8时到校,今天早上我到校门口时看了一下手机(多媒体课件显示8:0)你们认为我迟到没有?

学生回答。(略)

教师:像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叫电子表表示法,你还在哪儿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

学生电脑右下角有公共汽车上有车票上有收银小票上有等。(多媒体展示学生提到的各种生活情景中的时间表示画面。)

教师:你会认电子钟了吗?该怎么写时间呢?

学生:用2个小圆点把左边的时和右边的分隔开,是几时就在左边写几,右边再写20表示整时,如80

学生在教科书上写出8时和12时,然后评价。

教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怎么认整时和表示整时的两种方法,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运用这些知识。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1.实践运用

多媒体课件出示小军一天的学习生活安排,让学生观察,说说几时小军在做什么。让学生在作业纸上用两种方法记录小军做事的时间。

教师:看了小军的作息时间表,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回答。(略)

教师:对,我们应该像小军学习,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遵守学校的作息时间,做健康快乐的好孩子!

2.拓展思维,了解钟表文化

教师:你知道在很早很早以前人们还没有发明钟表的时候是怎样记录时间的吗?咱们来了解一下。(多媒体课件出示古代人们的计时方法。)

[点评: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历史文化的了解,让学生感受前人的智慧,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热爱数学的情感意识。]

3.创意设计:快乐的星期天

教师:用今天学的知识,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

学生自己设计,把想法说给同桌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的安排最合理有趣。

学生交流汇报,集体评价。

[点评:让学生自主设计快乐的星期天,运用已学的知识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既激发了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反思总结,归纳提升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教师:时间就像小马车一样,滴滴答答地向前跑,希望大家都要珍惜宝贵的时间,努力学习,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全课总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已有的认识钟表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认一认、拨一拨、说一说等活动,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总结为数学化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操作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培养。具体有以下特点:一是精心设计情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如开课时让学生听钟表清晰的滴答声,猜猜新朋友是谁,以及看手机判断老师是否迟到的活动让学生学会看电子表。孩子们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手机、电脑、电视,对“00:00”这样表示时间的方式很熟悉。这样的情景贴近生活,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过,学习后能为生活服务,从而引发学生认识钟表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突出动手操作,如拨一拨钟面,同桌两人互拨互说;转动画面拨时刻;练习书写时间。在这些活动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反馈交流,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三是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人人参与。如在“认钟面”这一环节中,小组内观察钟面上有些什么,人人都参与观察、表达、交流,感性地接触到钟面,然后在反馈中自由地说,尽情地说,再从小朋友自己的语言中提炼所要学习的中心内容。再如,结合观察小军一天的生活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结合创意设计快乐的星期天。利用小组合作优势,强调分工协作,不同意见商量磨合,每个学生都是主人,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