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小学一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总复习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4页1〜3题,练习十九第1,2,3,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读数和写数、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掌握水平。

2.通过复习,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3.在复习过程中感悟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养成自觉整理和复习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计数单位、读数和写数、数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掌握水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视屏展示台或者小黑板。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简单回忆,揭示课题

教师:孩子们,这学期咱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

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回答: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认识了人民币和钟表;位置与图形;分类和整理等。

教师:这节课咱们就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点评:通过对本期所学知识进行筒单回忆,建构整体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揭示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切入主题。]

二、回忆整理,建立联系

1.自主整理

教师:同学们,这学期我们认识了100以内的数。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包括哪些内容呢?

同桌互说。

自主整理,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最后交流汇报。

学生汇报,师生评价,完善整理并板书:数数、数的组成、写数、读数、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点评:通过自主整理,学习整理方法,建立知识网络,形成对100 以内数的整体认知,培养学生自觉进行知识整理和复习的好习惯。]

2.复习数数

教师:我们数1100以内的数时,是怎样数的?

学生:可以11个地数,也可以1010个地数,还可以55个地数。

教师:请同学们11个地数,从57数到73; 10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再从100倒数到10

追问:10个十是多少?

补充练习:填一填。

多媒体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评价。

[点评: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先数数,再填数,让学生从直观到抽象,加深对数概念的建立,从而渗透直观、推理思想,建立数感。]

3.复习数的组成、读数和写数

1)多媒体课件出示不带数位的计数器

教师:你能说说我们学过的计数器上的数位有哪些吗?他们是怎样排列的呢?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整理:从右边起,第1位是个位,第2位是十位,第3位是百位。(多媒体课件呈现计数器上的数位。)

2)独立完成教科书第94页第1

学生独立完成后思考:个位、十位、百位上的1颗算珠分别表示多少?

集体订正后读一读,再请学生说明为什么这样写。

如:42,因为4个十和2个一组成42,所以写作:42

全班交流:个位、十位、百位上的一颗算珠分别表示多少呢?

个位上的1颗算珠表示1个一;十位上的1颗算珠表示1个十;百位上的一颗算珠表示1个百。

教师:在读、写100以内的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总结:读数和写数,都要从高位起;十位上有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有几就读几,读数时用汉字表示;写数时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有几个十就在十位上写几,有几个一就在个位上写几,如果个位上一个也没有,要写0占位。

3)独立完成教科书第94页第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点评:利用计数器更加直观地认识个位一个也没有,要用0占位”、“不同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数位及计数单位,为读数和写数奠定基础。]

4.复习数的顺序、大小比较

1)教科书第94页第3题: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汇报交流。交流时,引导学生不仅要说出结果,还要说出比较的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比较大小的方法:

位数相同(都是两位数),先比十位上的数字,十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字相同,再比较个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练习十九第2题:排列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同桌交流排列方法。

全班汇报交流,师生评价(展示台展示个别学生的作业)。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排列方法:先比较出这些数的大小,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教师:在排列数的大小中,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这些数中都有一个数字“6”,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同吗?

引导学生回答:不同数位上的6表示的意义不一样,十位上的6表示6个十,个位上的6表示6个一。

引导归纳:同一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3)练习十九第3题:估一估

教师:要估一估宁宁和明明可能有多少元,应该怎样想呢?

同桌讨论,交流想法,再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这样想:100元比25元多得多,28元比25元多一些,20元比25元少一些,8元比25元少得多。所以宁宁可能有28元,明明可能有8元。

教师:宁宁一定有28元,明明一定有8元吗?

让学生意识到不是“一定”,而是“可能”。

教师:那么还有哪些可能呢?

引导学生说出:宁宁还可能有26元、27元、29元、30元,因为这些钱数都比25元多一些明明还可能有4元、5元、6元、7元、9元、10元,因为这些数都比25元少得多。

[点评:通过对数的大小比较,抽象概括出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加深对数位、位数、计数单位及数的组成的认识;推理判断宁宁和明明可能有多少钱的问题,加深了学生对“多一些”与“少得多”的认识,并对可能性有了初步的感知,为今后学习可能性奠定基础。]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1.练习十九第1

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展示交流,要求学生说出怎样想的。

[点评:通过学生顺着数数和倒着数数,再次巩固数数的方法,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理解。94的连续分解,一方面强化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组成的理解,另一方面又沟通了100以内数的组成与20以内数的组成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对数概念的整体认识。]

2.练习十九第5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相互交流,全班交流汇报时答案不一,只要符合题意,教师就给以肯定。

引导学生总结:十位上的数相同时,大数的个位一定大,小数的个位一定小;个位上的数相同时,大数的十位一定大,小数的十位一定小。

[点评:这是一道开放题,正是由于学生答案的不唯一性,才让学生对100以内数的大小、数的顺序、数的比较等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四、反思总结,内化提升

教师:这节课,我们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行了复习,在原来学习的基础上,你们有什么新的收获?说出来我们一起分享。还有哪些疑惑?说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学生回答。(略

[全课总评:本节复习课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利用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的习题,让学生在自主整理、动手操作、总结规律中加深对数概念的建立。具体有以下特点:一是注重数学思想渗透。数概念对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很抽象的,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数数,看计数器写数、读数,说数的组成,排列数的大小,相机渗透直观、抽象、推理、模型等数学思想。二是注重方法指导。在数的读、写及数的大小比较时,教师注意让学生在数的读写、大小比较中总结、概括数的读写方法、大小比较方法,加深对数概念的建立。三是注重规律总结。无论是数的读写还是数的大小比较,教师都注意引导学生总结方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四是关注自主整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培养学生初步整理、归纳、概括的能力。]

 

去手机阅读
扫描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