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要断章取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名言,据说是教育家陈鹤琴最早提出的,然后被人们广泛运用。比如,某个教师费尽心力转化一个“差生”后,情绪激昂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不可救药的学生,经过某教师教育而走上了正途,某个领导知道了这件事,用这个典型来激励其他教师……这句名言还被人们广泛讨论,...
我在一所乡镇初中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对留守学生接触较多,了解得也较多。其实他们和父母在家的学生一样,既有各方面表现得好的,也有各方面表现欠佳的。作为教育者,不能仅仅只是戴着“同情”或“可怜”的眼镜去看他们,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优势。第一,留守学生在班级里身居“要职”的占大多数。我校17个班级,有13个班长是留守学生,约占75%;我班民...
(一)班主任的工作任务和职责1.班主任的工作任务班主任基本的工作任务概括起来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带好班级,即培养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二是教好学生,即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发展,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人才。2.班主任的工作职责班主任基本的工作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一)班主任工作的模式班主任工作模式是对在一定的教育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班主任工作方式的总称。强调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是因为班主任只有依靠任课教师、学生集体、社会与家庭等多方面的教育力量,才能搞好班级工作。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这个集体的实际领导者。班主任采取什么样的工作方式,会影响到班集体的气氛,从而影响该集体中每个...
(一)班集体初建管理概述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的学习活动和直接的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在学校教育中,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益的。班集体不同于班级。班级是校内行政部门依据一定的编班原则,把几十个年龄相当、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的正式群体。班集体则是一个以学生的亚文化为特征的...
班集体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从松散式群体走向富有凝聚力的团队的。班集体初建管理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在其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阶段性。班集体建设工作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建立组织规范阶段、优化群体心理阶段、发展集体主体性阶段、关注集体每一个成员的个性发展阶段。这些阶段是相互独立且又彼此...
1.班级文化的内涵及特点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集体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作风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的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它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主要内容是班级形象、精神、凝聚力、目标、制度、文化活动和团队意识等。班级文化首先是一种个性文化,它代表着班级的形象,体现了班集体的生命力。...
班干部是班集体的核心,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班干部的选拔直接影响着班级工作的开展。培养班干部可以围绕“选、扶、放、导、激”五个字来进行:1.“选”——根据学生的闪光点进行选拔班主任应注意学生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将责任心强的学生选为班干部。例如,有的同学热爱劳动,做事认真细致,责任心强,在劳动中能积极带头、吃苦耐劳,就可以选他为劳...
某班主任曾旁听一位数学老师给学生们上课,内容是二年级的“5的乘法”。班主任想通过课堂观察,了解有多少学生在积极思考、认真听课,目的是查看学生的课堂纪律与学习热情。在课堂中,班主任发现,当数学老师组织学生复习“4的乘法口诀”和“3的乘法口诀”时,学生积极热情。在讲授新课“5的乘法”时,数学老师通过让学生用“小棒摆小伞”的方法来提高...
制订班规主要有以下三个意义:1.结合班规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考评班主任可以结合班规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考评。如果学生做到了班规规定的相应条款,班主任就应给予相应的奖励。例如,做到了一条,贴一颗红星;做到了五条,贴一朵红花;做到了十条,贴一面红旗;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这样,在相互比较、竞争的环境中,学生一定会争取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