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第二学段阅读部分要求“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第三学段阅读部分要求“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从课程观的角度来看,收集资料的目的并不仅仅指向课堂教学,它还将...
备课是上课的前提。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适合学生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策略。所以,教师必须依据新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合适的...
一、制订教学目标要“简、实、准”(一)从简所谓从简,即主要拟定“双基”目标,简化多维目标,给过于“肥胖”的教学目标“瘦身”,让教学目标多些实际,少些形式。目前,有不少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既臃肿又繁多,不仅有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过程目标、方法目标,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少者三条,多者四五条,而且有些教学目标中包含的“标准”竟达十...
【信其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第一》【解其语】此句大意是,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时常温习、践行,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处来,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理解我,我却不怨恨他,难道不是君子应有的作为吗?”孔子自己就是“学而时习...
【信其言】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一》【解其语】大意是,孔子说:“那些终日花言巧语、察言观色的人,少有仁德之心。”在《伊索寓言》里有一个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乌鸦口中衔着一块肉站在树枝上,狐狸想得到那块肉,就假情假意地对乌鸦说:“你可真美呀!你的身材多么优雅!你的面容多么高贵!我敢肯定,你的歌声一定和你的外表一...
【信其言】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第一》【解其语】大意是,孔子说:“不用在意自己不被人了解,需要在意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史记·管晏列传》讲述了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知人、知己的故事。管仲少时就与鲍叔牙是好朋友,鲍叔牙知道管仲有治国平天下之才。因为穷,管仲就和鲍叔牙一起做生意,但是管仲出资少,而鲍叔牙出...
【信其言】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庾哉?”——《论语·为政第二》【解其语】大意是,孔子说:“首先观察一个人因何去做一件事,然后观察他如何去做这件事,再观察他做此事时的心情如何,安或不安。如此观察,一个人是好是坏还能向何处去藏匿呢?!”《福尔摩斯探案集·四签名》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情。福尔摩斯善于通过仔细...
【信其言】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第二》【解其语】大意是,鲁哀公问孔子:“怎样做才能让人民顺服?”孔子说:“推荐保举那些正直而有才能的人做官,并让他们压制住邪恶枉法之人,老百姓就会信服;让那些邪恶枉法之徒反而凌驾于正直有才能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顺服。”北...
[知识点分析]比较数的大小,学生是有经验的,一方面,他们在以前学习10以内、20以内、100以内的数时都比较过数的大小;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多次接触甚至亲自解决过问题。这节课,主要让学生探索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比较数的大小是有现实意义的。教学时,应创设情境,尽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原有的知识基础,让他们...
[知识点分析]“循环小数”是学生较难准确地理解和表述的一个概念,特别是表述其意义的一些抽象说法,学生难以理解。教材通过除法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掌握循环小数的特征,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认识循环节、纯循环小数和混循环小数,并学习循环小数的简便写法。[实录与点评](一)故事引入,做好铺垫1.揭示课题师:同学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