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不要断章取义。“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名言,据说是教育家陈鹤琴最早提出的,然后被人们广泛运用。比如,某个教师费尽心力转化一个“差生”后,情绪激昂地发出这样的感慨;有一个被大家公认的不可救药的学生,经过某教师教育而走上了正途,某个领导知道了这件事,用这个典型来激励其他教师……这句名言还被人们广泛讨论,...
我在一所乡镇初中担任多年的班主任,对留守学生接触较多,了解得也较多。其实他们和父母在家的学生一样,既有各方面表现得好的,也有各方面表现欠佳的。作为教育者,不能仅仅只是戴着“同情”或“可怜”的眼镜去看他们,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优势。第一,留守学生在班级里身居“要职”的占大多数。我校17个班级,有13个班长是留守学生,约占75%;我班民...
青春期的学生,心理处于半成熟状态。他们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已经初现雏形并且日益高涨,他们越来越喜欢与同伴交流思想。慢慢地,友谊在他们心里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甚至大有超过教师与父母的趋势。他们越来越渴望得到来自朋友的关心、尊重与认可。由于日常接触较为频繁,加之兴趣爱好较为相似等原因,有些学生就开始与自己要好的同学发展为少数人的小团体...
导言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性质和水平对教学活动的效果及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近年来中学师生关系紧张却成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2008年10月4日,山西朔州第二中学学生李明在课堂上连捅老师四刀将其致死的消息传开后,人们不禁对这一悲剧掩卷深思。据北京市宣武区工委2007年对该区中小...
在向金盛华教授请教交流中,尤其赞同他和他的同行研究者们所提出的“经验—体悟教育论”,其主要思想是:经验是指个人作为主体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全部历程以及在历程中所获得的体验。经验是个人了解世界、他人和自己的方式和途径。体悟是指个人由于新经验或自省激发的对既有经验进行意义再定位或建立各种经验之间的联系,重构自己的过程。在经验与自省两个...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反复教导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德育故事。他的一个观点是“童话是思想的摇篮”,他说:“亲爱的朋友、年轻的教育者,如果你希望你的学生成为一个聪明好学、富有想象力的人,如果你想使他的心灵对他人的各种细腻的思想和感情产生敏感性,那么,你就要用美丽的语言、好的思想去培养、唤起、激励和启迪他的智慧。而祖国语言的美及其魅力,首先是...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品德培养的最重要的目的。培养习惯就是塑造品格。这一届带19班,强化“主动、创造性做事”这个核心习惯比较到位,常常收获惊喜,尤其是我未在场的时段,简直是孩子们展现这种行为的舞台。比如听写后,语文科代表常常自己组织人就批改了,错的改错,重写的重写,还把要表扬的、要提醒的分类列好名单;早自习到教室,早有科代表把自习朗...
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中蕴涵着一个重要哲理。在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能七十二般变化,降妖除魔、冲锋陷阵;猪八戒虽然贪吃贪睡,但打起仗来也能上天入海,助猴哥一臂之力;沙僧憨厚老实、任劳任怨,把大家的行李挑到西天;唐僧最舒服,不仅一路上有马骑、有饭吃,而且妖魔挡道也不用其动一根指头,自有徒儿们奋勇上阵。那么,在他们...
第一节课程性质、理念与设计思路一、课程性质“修身班会课”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跟踪学生成长过程,以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自我教育和教师故事法(德育叙事)为引领,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和行为习惯养成的综合性活动课程。它是对国家德育课程的一种补充,是学校班级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本课程的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点。(一)正确的价值取向性以社会...